吃貨注意!吃糖炒栗子危害大揭秘
2014-11-04, on 養身保健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漢族小吃,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南宋時,陸游在《老學庵笑記》中曾記述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
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讚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
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一祖國的熱望。 糖炒栗子主要功效 在乾果中,栗子提供的熱能很高,充飢的同時能促進脂肪代謝。
除此之外,栗子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三經,能養胃健脾、壯陽補腎、活血止血,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折傷腫痛等症。
因而,腎虛者不妨多吃板栗。《本草綱目》稱其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幹,每日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吃糖炒栗子危害揭秘 首先,人們之所以會喜歡糖炒栗子,就是因為它特有的香甜可口的味道,那麼加糖會不會讓栗子吃起來更甜、更香呢?
我想稍有常識的讀者應該能判斷,栗子的皮很堅韌,無論是固體的白砂糖還是加熱之後的糖汁,都很難進入栗子裡面,而是粘在粒子的殼上。而我國有很多地方在炒栗子時沒有加糖炒,味道同樣香甜可口,所以“糖”炒栗子從口味上講,加糖沒有什麼意義。 其次,咱們從衛生角度看,沒有用糖炒的栗子外表是乾的,就像炒瓜子的外皮一樣,吃完手不會臟。
而糖炒栗子吃完之後就會發現手是黑乎乎的,不僅每次吃完要清理粘在手上的“糖”,而且由於糖在炒製後特有的粘性,還很可能造成栗子外面的灰塵、沙子裡面的髒東西粘到栗子瓤上,最終被帶到我們的肚子裡。
再次,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講,炒栗子的“糖”經過反复的高溫加熱,我們暫時不能肯定它會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肯定沒有什麼好處。而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糖炒栗子,我們也很難區別到底栗子表面靚麗的色彩是來自“糖”還是來自“石蠟”,這就給那些利欲熏心的小商小販創造了機會,為了讓炒出來的栗子更漂亮,消費者看了之後更有食慾,在糖炒栗子裡面添加石蠟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
糖炒栗子注意事項
1、首先聲明,栗子是會爆炸的,應該也算是危險品。
2、栗子一定要在尾部皮厚處切開,深度不小於5mm,長度要超過整個厚皮,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爆炸,並可以使栗子殼更容易剝開。
3、栗子在炒前請用水浸泡一會,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避免肉質乾硬。
4、栗子在鹽冷的時候下鍋,逐漸加熱,整個過程請不停翻炒,使栗子受熱均勻。局部受熱會使栗子燒焦,並可能引起爆炸。
5、糖可以不放,當然,放了會更香,更有糖炒栗子的感覺。
6、鹽炒完冷卻後收集保存起來,下次可以再用,若受潮結塊,加些新鹽並加熱即散開。
7、炒製過程中,溫度很高,注意燙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