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強大的器官!沒事你就看看自己的「舌頭」,它會告訴你全身健康...

太強大的器官!沒事你就看看自己的「舌頭」,它會告訴你全身健康症狀!

2014-09-30, on 養身保健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中,「望」診最易學易懂。比如,看手、看耳朵,看舌頭的變化,都可以判斷出當時的身體狀態。而看舌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看舌質、舌苔、舌體、舌的脈絡等等,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舌尖上的健康看舌頭知內火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中,「望」診最易學易懂。比如,看手、看耳朵,看舌頭的變化,都可以判斷出當時的身體狀態。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楊晉翔教授,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了舌頭和健康的關係。

  看舌頭要分幾個部分:第一,看舌質,是紅的,還是紫的;是淡的,還是暗的?第二,看舌苔,是黃苔,還是白膩苔?第三,看舌體,有沒有裂紋、有沒有齒痕?是胖舌,還是瘦舌?舌頭是不是僵硬,有沒有歪斜等。最後,看舌的脈絡。

  一、舌尖紅表示有心火

  一般來說,比正常顏色要深的紅舌是比較多見的病體症狀,它預示著你的體內有熱證,但舌頭紅的位置不同,反映的問題也不同。

  比如,心火的表現主要是舌尖紅,另外還有口乾、煩躁、口舌生瘡、睡眠不好、小便發黃、大便偏乾等症狀。如果心火旺盛,但症狀較輕的,在臨床上常用導赤散;如果症狀嚴重,可以用瀉心湯,裡面有黃連、黃芩、黃柏、大黃,這些中藥都有瀉火作用。


舌尖上的健康看舌頭知內火

  臨床上還有一種情況較多見:小便特別黃,且有時候口乾、口苦,小便有點急,這叫「小腸有熱」,大人、小孩都可能出現。小腸有熱多數因心火下移而起,為緩解症狀,此時也可以用導赤散一類清心火、利小便的藥,解決心火下移問題。

  二、舌兩側紅表示肝火旺

  肝火和心火的臨床表現不同。口舌生瘡或口乾舌燥,睡覺不好,這是典型的心火;如果不僅口乾,口還發苦,眼睛發紅等,則都屬於肝火旺的表現。

  有肝火時,舌質會發紅,但兩側紅更明顯。臨床上,吃龍膽瀉肝丸就可以清肝火。此外也可以喝藥茶,比如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荊子沏水。如果伴隨臉發紅,血壓升高,可以用夏枯草、鉤藤來泡水,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三、舌紅咳嗽有肺火

  發紅部位在舌頭的前半部,且伴隨咳嗽、鼻干、口乾、咽乾等,一般屬於肺火。清肺火主要使用瀉白散。此外,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很多肺熱病人大便都不通暢。因此,治療時既要清肺熱,還要通腹氣,可以用白茅根15克、蘆根15克、大白蘿蔔50克切成塊,做成湯,就是一道很好的清熱佳餚。

  臨床發現,肺陰不足者也表現為舌紅少苔,同時伴有乾咳,痰比較少。這時候可以選擇養陰的藥為主,比如沙參麥冬湯;如果較重,可以加上百合固金湯,既養陰,又清熱。如果伴有咳血,應立即去醫院檢查,看看肺裡有沒有其他問題。


舌尖上的健康看舌頭知內火

  四、舌紅苔黃且口臭是胃火

  胃熱的時候整個舌頭都比較紅,有時候舌紅苔黃,黃色會把紅色覆蓋掉,需要特別注意。胃火旺者通常表現出胃疼、口臭口苦、老想喝水,特別是涼水等症狀。此時建議試試清胃熱的藥。

  臨床還有一種胃熱,會伴隨大便干,肚子發脹等表現,這時候可以用承氣湯。承氣湯分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根據臨床病情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子,因此服用前最好諮詢專業人士。很多人會用大黃泡水助通便,必須提醒的是,這種方法不能久用,否則會導致結腸出現黑病變。

  若是除了胃疼,還有似飢非飢,似痛非痛,似脹非脹的感覺,不想吃東西,嘴乾,通常是胃陰不足導致,可採用蘆根、石斛、沙參等養胃陰。

  五、舌紅少苔可能是腎火

  上面幾種情況都屬於實熱證,往往是舌紅有苔,而且都是黃苔。如果舌紅少苔或者沒苔,就是虛熱證了。

  虛熱證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表現為腰酸膝軟、口乾、耳鳴,有時候睡不好覺,此時的舌頭就是舌紅少苔的狀態。如果內熱更盛,出現心煩、盜汗、手腳心熱表現,就說明陰虛又嚴重了一層,此時舌頭比之前更紅,且沒有舌苔,或是一層薄薄的黃苔。

  如果舌紅少苔,舌質紅得不是那麼明顯,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以補腎陰為主,它是三補三瀉,比較平和。如果舌紅的程度比前者明顯,還伴有潮熱、盜汗,手老想放在玻璃板上,這種情況要用知柏地黃丸。


舌尖上的健康看舌頭知內火

  服藥一定要看舌頭狀況,並結合全身症狀,知柏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都是治療陰虛火旺的,但伴隨頭疼頭暈、眼睛乾澀症狀時,杞菊地黃丸更合適;如果伴隨潮熱盜汗、煩熱等情況,需用知柏地黃丸更為合適。

  六、舌頭髮白多屬脾虛

  舌頭正常的顏色是淡紅的,不正常的「舌淡」症狀表現為淡白舌,血色很少。臨床上,舌淡表明氣虛、血虛,其中最常見的是脾氣虛所致。

  工作勞累,精神緊張,使得脾氣虛情況越來越多見。脾氣虛的人總覺得渾身沒勁、累,不想吃東西,胃有脹滿感,大便偏軟、不成形。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四君子湯、香砂養胃丸等。

  如果除了脾虛,還有中氣不足症狀,主要表現為有時候肚子墜脹,大便拉稀次數比較多,可以選擇補中益氣丸。

  此外,肺氣虛也較常見。肺氣虛弱的人,舌頭前面部分淡得更為突出,還會伴有咳嗽,日久不癒,稍稍有痰,且氣喘、胸膛憋悶、大便偏軟等症狀。建議可服用補肺湯,比如黨參、山藥、茯苓等。

文章來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