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雞湯真的有這麼好嗎?原來雞精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只有......

雞精、雞湯真的有這麼好嗎?原來雞精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只有......

2016-12-15, on 養身保健



 

圖、文:呂孟凡 / FB粉絲專頁:營養麵包

 

當臨床營養師多年來,

常常碰到上面圖片的狀況,

許多台灣人認為喝雞湯很營養,

殊不知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其實少之又少!

除了雞湯之外,市面上還有許多罐裝雞精,

近幾年來,比罐裝雞精更加盛行的是滴雞精!

許多廣告都強調喝滴雞精有許多好處,

到底雞精、雞湯真的有這麼好嗎?

 

雞肉在六大類食物裡面被歸類在「豆魚肉蛋類」,

一塊2-3指頭大的雞肉大約含有7公克的蛋白質。

一般喝的雞湯的作法是用滾水燉雞肉,

時間有長有短,短的30分鐘;長的則2-3個小時;

而雞精的做法則是用高溫長時間蒸煮,逼出整隻雞的精華,

水量比較少且蒸煮較久因此營養成分更濃縮。

不管是哪種做法,被煮出來的成分,

主要是氨基酸、胜肽、核酸以及其他的維生素礦物質

胺基酸以及胜肽是組成蛋白質的小分子,

蛋白質的分子很大,經過熬煮並不會融入雞湯或雞精中,

因此在熬煮的過程中只有少數分解掉的小分子會被釋放出來。

市售玻璃罐的雞精一罐40cc含有大約4克蛋白質;

而滴雞精一般為60cc到100cc不等,

蛋白質含量則從3克到7克不等,其實也沒有比較多。

也就是說,不管是雞精或滴雞精的蛋白質含量

大概就與2-3指大的雞肉差不多,甚至更少

 

一般雞精強調的好處包括:胺基酸是小分子所以較好吸收,

關於蛋白質的消化及吸收,

最早是在胃部被胃蛋白酶分解成胜肽片段,

進入小腸後由胰蛋白酶繼續分解成小分子胜肽,

就可以被小腸絨毛吸收至血液循環當中。

直接喝含有胺基酸以及胜肽的雞精,

等於幫胃以及腸省略了分解的步驟,可以直接被吸收。

但是除非是腸胃極其不好的病人,

對一般人而言,將蛋白質分解吸收絕非難事。

再者,一般食慾不好的狀況下,

病人攝取的熱量以及所有營養素普遍不足,

在這樣的狀況下攝取的胺基酸,

不會被身體用來修補組織,而是會被當作熱量消耗掉!

那麼,補充雞湯、雞精、滴雞精的作用又何在呢?

 

另外,許多人表示喝完雞精精神很好!

若從營養科學的觀點來看,

可能會讓人精神好的成分就像市售提神飲料常有的維生素B群,

根據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來推算,

一隻1.5公斤的雞大約含有

1.65毫克的維生素B1、2.1毫克的維生素B2、

75毫克的菸鹼素、6.15毫克的維生素B6、

5.25微克的維生素B12、108微克的葉酸。

這樣看來,若能吃完一整隻雞,

一個成人一天的維生素B群都可以攝取足夠。

但因為雞湯或雞精的製造過程都需要高溫長時間熬煮,

所以必須考慮部分的維生素B會受熱破壞的問題,

以及到底市售的雞精及滴雞精到底是使用多少量的雞肉製作,

再者,到底這樣的製程可以將多少的B群釋放出來?

以上都是目前筆者無法解答的疑問,

而市售雞精或滴雞精也沒有標示出維生素B群的含量。

 

所以,到底雞湯或雞精可不可以喝呢?

筆者認為,雞湯或雞精並不是不能喝。

但食慾不好或重病的病人,

光喝雞湯或雞精是無法攝取到足夠營養的,

且若是傳統的雞湯喝了一大碗之後,

通常更吃不下其他的食物,反而得不償失。

再者,雞精或滴雞精為高單價商品,

若您是腸胃道健康的人,想要攝取蛋白質,

何不從豆魚肉蛋奶類吃起呢?

 

看完上述的分析之後,若大家覺得還是很有必要,

家裡經濟狀況也允許,還是可以買來喝的啦!

至於家人燉煮的雞湯涵蓋了家人滿滿的愛心,

建議吃的時候要連雞肉一起吃,才能攝取到更完整的蛋白質喔!

 

 

但要提醒以下幾種人,雞精還是盡量不要喝

 

1.  慢性腎臟病病人: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

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即可,不要再喝雞精補充。

 雞精除了蛋白質之外,也有許多電解質,

一般腎臟病人也需要限制磷離子及鉀離子。

 

2. 痛風病人:

食物經過長時間熬煮之後,細胞碎裂,

裡面含有的核酸等物質都會融進湯裡,

因此雞精或雞湯的普林含量不低。

 

3.  楓糖尿症的病友:

有此罕見疾病的病人無法代謝部分支鏈胺基酸。

 

 

 

營養麵包 呂孟凡 營養師 臉書粉絲頁 部落格 

 ★此為 呂孟凡 營養師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懷孕 生產 育兒 健康 豐富資訊都在

成長百科www.newlife101.com.tw

★有任何Q&A問題都可以提出喔!

https://goo.gl/0E6LRe

★歡迎加入 “媽媽寶寶成長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2042714813483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