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失智症與老化不一樣?!65歲以上失智症比例激增,12警訊幫你早期發現.....
2015-04-29, on 健康小貼士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全球關注的失智症問題,在人口老化的台灣也不例外,失智症人數逐漸增加,然而民眾對於這個疾病,似乎仍不甚了解,到底失智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經由《優活》與醫師的訪談,歸類出失智症的種類以及早期症狀。
失智症首要認清三大類型 診斷失智原因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中心徐文俊醫師表示,失智症主要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退化性、靜止性以及可逆性:
1) 退化性/占全部失智症患者約50%,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最廣為人知,此類型失智症這會持續惡化,病程的時間長,且目前沒有藥物能夠治癒。
2) 靜止性/又可稱為血管型失智症,占失智症的30~40%,包括腦中風、頭部外傷、缺氧等,是因為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腦細胞缺氧死亡,而引發的智力受損,一般來說,若能預防頭部再次損傷,也就是預防中風、缺氧,即可遏止智力減退的情形。
3) 可逆性/此種情形最少發生,約占5%,可能的原因有硬腦膜下缺血,缺乏B12、葉酸等營養素造成,經過治療或補充足夠的營養,就有可能可以恢復。
原來失智症與老化不一樣
徐文俊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年紀越大的人越容易罹患失智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占5%,80歲以上更超過該年齡層的10%,但這項疾病與「老化」仍有很大的不同,老化不是疾病,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老化的人可能注意力差,忘記的事情經過回想可以慢慢想起來,但不會嚴重到需要他人的照顧。
而失智症則會是因為記憶力障礙,造成語言能力、空間記憶等能力的喪失,進而導致出門卻忘記回家的路,或是剛做過的事情、剛說過的話,一轉身腦中馬上剩一片空白,完全忘記剛剛做了什麼,因而需要有照顧者時時刻刻陪在身邊。
10+2警訊 早期發現才能有效延緩病程
醫師也提醒民眾,越早期發現失智症的前兆或症狀,早期開始治療,才能有效減緩惡化速度,若擔心自己可能有失智症,可參考失智症十大警訊:
1) 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除了上述十大警訊外,醫師另外提出最新觀點,當老人家出現記憶力障礙,可能會以另外兩種方式來表現,一種是憂鬱症,因為老人家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出現問題,導致心情不好,進而也會產生睡眠的問題,憂鬱症的病徵慢慢呈現,另一種則是焦慮,因為害怕、擔心,而導致緊張、易怒等情緒控制不佳的情況產生,提醒民眾多多留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