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孤兒嗎?...

你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孤兒嗎?

2017-11-29, on 健康醫療



你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孤兒嗎?

記者|莊睿庭  圖|莊睿庭

澎湖仁醫侯武忠病逝,享年55歲,是臺灣第一位自己花錢買船開船行醫的醫生。侯醫師是澎湖人,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至阮綜合醫院接受醫師訓練。訓練結束後決定回到故鄉澎湖服務,曾任職於白沙鄉衛生所擔任主任一職,任內以不到40歲的年紀獲得第十二屆醫界最高榮譽「醫療奉獻獎」,直接肯定了侯醫師仁心仁術、親民便民的特殊醫療貢獻。這位小島醫師受到許多當地人的緬懷,其對醫療的貢獻也感動到許多人,但在感動之餘卻也道出了偏遠地區醫療不足的問題。

 

有鑑於此,政府對於偏遠地區醫療的努力:

一、針對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特別規定:醫師與藥師職掌分別規定於醫師法及藥師法,其中藥師法第37條第一項:「藥品之調劑,非依一定作業程序,不得為之;其作業準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第二項:「前項調劑應由藥師為之」。但對於偏遠地區人力不足下,應運而生第102條第一項:「醫師以診療為目的,並具有本法規定之調劑設備者,得依自開處方,親自為藥品之調劑」,第二項:「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二年後,前項規定以在中央或直轄市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或醫療急迫情形為限」。此項法律為因地制宜之美意。

二、公費醫學生招生:為解決偏鄉醫師荒,原98學年停辦的公費醫學生制度,於105學年恢復舉辦,畢業後分發到醫師人力不足地區的醫療機構服務6年,可保障偏遠地區醫師來源。 

 三、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得予減免自行負擔費用: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3條第一項:「全民健康保險法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或急診費用之百分之二十,居家照護醫療費用之百分之五。但不經轉診,於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門診就醫者,應分別負擔其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及百分之五十」,「前項應自行負擔之費用,於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得予減免」,這是減輕偏遠地區居民醫療負擔的貼心政策。

四、擬定「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計畫):鼓勵有能力、有意願之醫療院所至山地離島地區提供各項健保醫療服務,提升當地保險對象醫療照護可近性。藉由醫療資源之整合及社區意識之融入,全面改善山地離島地區整體健保醫療服務品質。

雖然政府祭出了許多政策誘因,也順應了許多民情,更有特殊的法律保障,但還是無法全面改善偏遠地區醫療不足的問題,探討其中的部份問題如下:

一、公費醫師設立的用意很好,可是在綁約的年限屆期時,選擇留任在原地區服者廖廖可數,原因是公費生未被善待,感覺就像在執行賣身契,且無法發揮所長,又因地處偏僻,地理位置現實的因素,除非落地生根,否則許多皆因家庭因素而無法留任。

二、IDS計畫中鼓勵有能力、有意願之醫療院所至山地離島地區提供各項健保醫療服務,但原本預定的支援,因署立醫院欲振乏力,且醫學中心因目前醫療業務繁重人力短少,常常因自顧不暇而無法有多餘的人力外派支援,所以偏遠地區依舊缺乏醫療資源。

三、山區及離島地區都屬於偏遠地區的範疇,該地區居民最近的醫療機構就是衛生所,衛生所主任由醫師擔任,主要的業務內容「包山包海」,因人力不足,不僅要看診執行醫務,還必需執行龐大的行政作業,可說是「校長兼敲鐘」,若沒有強大的熱情支撐,這樣一人多用的環境,可想而知也很難留住人才,所以解決現有人力不足的困境才是當務之急。

四、偏遠地區居民仍有捨近求遠的觀念,總覺得當地的醫療遠不及都會區的水平,其實能至偏遠地區服務的人員,個個是人才,若居民能與醫療人員養成互信互助,相信也能得到善意的回饋,醫護人員擁有被需要的感覺,相對的留任機會也會增加。 

除了政策大方向的配合,還需仰賴人力的支配,但要期待更多人力的投入,則需要有環境的氛圍,讓偏遠地區服務的人員有歸屬感,社會需再注入更多正面的能量,使人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理心。能至偏遠地區服務的人員,一定需有無比的熱情才能完成此項非常任務,向現任職於偏遠地區的醫護人員致敬,感恩您們的付出,期待有更多人的投入,或許會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於無限個侯醫師,讓偏遠地區的居民不再是次等醫療公民,同時也能享有相同的醫療水平,真正實現資源共享的世界。

更多精彩深度新聞資訊請點入 K5news新聞網www.k5news68.co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