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真的是這樣嗎?從放的屁還可以了解那些健...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真的是這樣嗎?從放的屁還可以了解那些健康情報?

2014-12-05, on 養身保健



中國俗語有「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說法,那這個說法在現代科學的印證下,到底準不準確呢?

而通過放屁,又能夠反映人體健康的哪些情報?

 

屁,不管是在哪一國家的文化裏,想必都不會是一個好的詞語,因為其特殊的構造、化學成分使得它被人們所厭惡。

屁,是人體由肛門排出的臭氣,這個臭氣對於人主觀感受來說是非常不開心的,人們對這種臭味十分敏感,所以屁不僅招人怨也常常會跟臭聯係在一塊。

放屁的感覺並不好,尤其是大庭廣眾之下,雖然對於放屁的人來說是一種釋放,本來該有的快感卻會因為被「眾目睽睽之下行此等齷齪事」的羞恥心所打敗,小快感會被社會道德等的外在情緒所束縛,最後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而有時候,屁會有兩種情況,一種只聞臭味,不見其聲,似中了瓦斯,恨不得拿鉗堵住鼻口;另外一種,就像是平地裏忽起了一聲驚雷,聽的人心驚肉跳,不禁想笑,放的人羞愧滿面,就差隱去無蹤。

這兩者都不着人喜愛,這也就是中國俗語中「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由來。

 

那麼這個俗語是否真的就有科學依據呢?

關於屁。屁的成分主要都是氣體,這些氣體隨着人類的進食、呼吸等等,這些氣體最後從肛門排出之後,就成為了屁。

人什麼會放屁?還是跟人類進食、呼吸等有關,人們在消化的時候,腸道蠕動,不僅僅是將吃下去的食物進行消化分解,同時也將食物內的氣體釋放了出來,再加上之前吞咽呼吸時候進入的氣體,通通擠在腸胃裏面是不行的他們需要排出去,於是順着腸子的蠕動,從肛門出走。所以,屁可以說是腸胃運動的結果。

屁響不響,主要得看氣體的多少。

當進入人體的氣體比較多時,所排出的量比較大,在肛門括約肌是阻撓就會比較大,因此會產生聲音。

屁香不香,則主要看吃的是什麼。

響是因為氣體量較多,臭則更多的是因為氣體的成分,或者深究一下,就是吃進去了什麼?腸道作為人體的消化係統,根據進食的不同,所產生的反應也是不同的,當吃的都是素食纖維時,盡管會有很大的放屁聲音,但是並不會很臭,但是當攝入比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時,腸道在進行吸收分解,大腸裏的細菌也會在對這些食物進行發酵和分解,他們分解出除了一些「不臭的屁」所共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氫氣、甲烷等的物質之外,還會產生含硫的氣體以及糞臭素,這些氣體就是臭味的根源。

在臭的屁的成分中,最主要的是硫化氫,這是一種易燃的酸性物質,有劇毒。所以每一個人的屁中等於還藏着一個小小的「生化武器」。

以上關於「臭屁不響,響屁不臭」只針對一般大眾,也並不就是有定論性的發言,因為一些腸胃不適或者生病的人,可能並不依照這條理論。

放屁算是人之常情,是避免不了的,俗語說的「人有三急」中就有屁急。

另外,有趣的是,男人普遍比女人更會放屁,但是女人量雖少,味道卻重。此外,東方人跟西方人相比更容易放屁,大概是因為東方人吃得相對清淡,但是西方人因為多吃肉等火氣大的食物,所以味道相對更大。

屁,甚至也是人體疾病的表現方式,可以通過屁的情況來進行推測身體是否健康。

一個健康人體內會有150~500毫升的氣體,所以一般,每天人們也會因為要相應排出這些氣體而放屁5~10次。

如果屁多但不臭,可能是胃部除了問題,會有胃炎、胃潰瘍等的可能性,也可能是臟器出了問題;如果屁多且臭,則可能是消化不良。多種原因根據具體情況屁也不同,這大概也就是前些時候吵得沸沸揚揚的「聞屁師」的職業需求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