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顏色原來是有學問的?!偽藥風暴席捲全台,教你一秒辨別藥的真假...
2017-04-08, on 健康醫療
偽藥風暴席捲全台 教您辨真假以免「藥」到命除
降血脂偽藥「冠脂妥」、過期「乳瑪琳」,台灣的藥安及食安相繼出包,嚴重有損民眾吃的健康!特別是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偽藥,非但危害身體,甚至連性命都不保。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帶您從藥的顏色、形狀辨別真偽,掌握不可不知的醫藥常識。
救命的藥,比一顆糖果還便宜,這麼「好康」的價格,是消費者的福音?
《健康2.0》來賓醫藥記者梁惠雯表示,如果一顆頭痛藥只能賣兩毛錢,即使賣了一百萬顆也只有廿萬元,且還沒算入製藥成本,面對其他藥廠競爭,為了獲利,藥商自然容易將歪腦筋動到降低藥物品質上,健保廿年,過低的醫療給付,逼得藥廠變更包裝、主成分,只為削減成本,醫院端不會刻意採購偽藥,但健保、醫院、藥廠,形成一層壓一層的殘酷食物鏈。廉價醫療,為全民省了荷包,但賠上的可能是醫療品質與用藥安全。
什麼是藥品GMP?
衛福部為提升國內製藥品質,2010年起推動優良製造標準(GMP)藥廠通過「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認證制度,規定藥廠買進每批原料都須逐桶檢驗,癌症藥等具細胞毒性的藥品須獨立廠房生產,且上市藥品每年要逐項抽驗。
原廠藥?學名藥?傻傻不清!
社區藥局藥師沈采穎表示,學名藥(Generic Drug)是指原廠藥(Brand drug)的專利權過期後,其他合格藥廠可以用同樣成份與製程生產已核准之藥品,且其在用途、劑型、安全性、療效、給藥途徑、品質、等各項特性上,皆與原廠藥完全相同。
藥品顏色有學問
- 遮光以避免變質:藥會褪色,因為部分藥品出於避光保存的要求,其所用膠囊需要添加遮光的食用色素,膠囊著色也是便於患者在服藥時易於區別。
- 與其他藥品做區別:慢性病與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同的顏色也能有助於患者區分不同藥品,避免漏服或誤服。
- 減少服藥的恐懼感:供兒童服用的製劑,有淺黃、橘黃等顏色,這種接近糖果的感覺,外包裝甚至有動物卡通圖案,目的是增加對兒童的吸引力,以減少他們的恐懼感。
藥品的形狀其實也有很大學問,除了辨識區分,還有一些小故事?
許多病患會根據藥品的顏色和形狀來辨識常服用的藥物,藥廠會將產品的形狀、顏色與藥劑上的標記登記著作權,防止其他廠商魚目混珠。特殊形狀的藥會有特殊考量,是因為有一種藥會損害心臟的糖尿病用藥,造型像本壘板,就是希望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夠達陣成功,藥丸由外向內隆起的設計,也是考量糖尿病患者多為年長者,拿藥時容易手抖,方便病患抓住藥片。藥品設計也會考量病人的心理學,就病人服藥的心理來看,慢性病的患者通常一天藥服用好幾顆藥物,體積小一點,服藥壓力比較小,遵從醫囑的意願也比較高。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週六4/8晚上21:00的《健康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