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線條走山、產後腹部鬆垮…拉皮手術一次解決!
2015-06-19, on 養身保健
(醫美時尚6月號)年輕的特徵不外是皮膚飽滿、緊緻,因此,不管是臉部或身體,皮膚一旦鬆弛就讓人顯現老態。要解決這些惱人困擾,除了平時保養、運動健身外,醫美方式絕對是有效又方便的捷徑,針對不同部位的鬆弛問題該如何解決?本期《醫美時尚》邀請專業整形外科醫師和我們一同探討,解答拉皮手術的所有疑問!
淺談皮膚鬆弛原因
1. 自然老化:皮下脂肪萎縮(肌肉、筋膜、韌帶老化)、膠原蛋白彈力及纖維蛋白流失都會使皮膚支撐力下降、失去彈性。
2. 其它因素:包含地心引力、遺傳、陽光過度照射及吸煙等也會使皮膚結構產生變化,造成鬆弛現象。
臉部抗衰老 對抗鬆垮臉
▎前額拉皮手術PK戰
正規前額拉皮
說明:傳統開放式的拉皮手術,傷口長,從兩邊耳朵上方相連,藏在頭髮裡面做切口。
優點:手術效果直接、快速,效果容易維持。
缺點:1.傷口較長。2.出血較多。3.頭頂會有較長時間的麻木感,因進行拉皮時感覺神經會被犧牲掉,需有復原時間讓神經長回。
適合對象:1.重度皮膚鬆弛需切皮者。
2.年紀較大者(60歲以上)。
內視鏡微創前額拉皮
說明:藉由內視鏡儀器輔助,掌握皮膚底下神經、血管的位置,主要以微創概念,因此皮膚表面的手術傷口微小,只有4個2公分左右的切口藏在頭髮裡。
優點:1.傷口較小。2.出血較少。3.頭頂麻木情形較輕微。
缺點:手術施做方式較困難,醫師需具備專業訓練及多次手術經驗。
適合對象:1.皮膚緊緻度不錯者。
2.輕度皮膚鬆弛者。
3.年紀較輕者(50歲以下)。
4.欲改善眉壓眼、眉毛位置及眉形者。
▎前額拉皮手術 Q & A
► 恢復情形:手術後會腫脹幾天,腫脹期約1~2星期。
► 術後效果:效果立現,但會有些腫脹,待腫脹消退後,即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手術將整個前額往上拉,並固定位置,因此眉毛與眉間的部位會往上提升,連帶帶動上眼皮,像是外眼角下垂等情況都會獲得改善。
►術後照顧:
1術後前三天傷口最為腫脹且瘀血較多,應用膚色紙膠貼於前額以降低腫脹及瘀血情況。
2頭皮前幾天不碰水(建議先不要洗頭)。
3禁止吸煙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辛辣、含酒精性的食物。
4術後一個月內應避免染、燙頭髮。
► 可搭配療程:拉皮手術後,若本身膚質條件不夠好,可搭配飛梭雷射、LPG療程;若是一些細小皺紋及抬頭紋可選擇肉毒桿菌注射;若是某些部位凹陷,待手術至少1個月後可補自體脂肪或是玻尿酸。
小腹婆、沙皮狗肚皮 有救了!
許多媽媽生完小孩後,發現自己的肚皮看起來像沙皮狗般,產後鬆弛的後遺症是許多媽媽的共同困擾,健全整形醫美診所簡文祥院長表示,絕大多數的媽媽在生產完後都會遇到此問題,只是每個人狀況不同,嚴重程度也不一。即使產後靠著運動瘦身,將體重回復到生產前的狀態,肚皮鬆垮、小腹問題仍有可能存在,而腹部拉皮手術不但能找回腰身,同時改善產後腹部變形的問題。
▎產後腹部危機
危機1 ► 脂 肪 堆 積
危機2 ► 妊 娠 紋
危機3 ► 腹 部 鬆 弛
▎腹部拉皮手術PK戰
傳統腹部拉皮
說明:在下腹部做切口後,將皮膚及脂肪組織向上掀起,切除多餘的皮膚及脂肪組織後,同時緊縮原本鬆弛的腹壁筋膜。
優點:手術效果立現,可有效平整腹部。
缺點:傷口、疤痕較長。
適合對象:皮膚較鬆弛者。
內視鏡微創腹部拉皮
說明:在下腹部切開做一橫向切口後,以內視鏡輔助手術,重新緊縮原本鬆弛的腹壁筋膜。
優點:傷口較小、恢復期短。可有效達到緊實肚皮的效果。
缺點:無
適合對象:皮膚鬆弛程度輕微者。
▎腹部拉皮手術
► 恢復情形
術後肚皮可能會感到麻麻的感覺,需幾個月才會逐漸恢復;而瘀血及腫脹也需要幾個星期褪去。
► 術後效果
由側面看,腹部鼓起的部分變得較為平坦;而正面看,原有的皺褶會消失,因已將多餘皮膚切除及拉緊,像是圓身可變直筒腰,而直筒腰可拉出腰身,有效改善腰形。
►術後照顧
1建議隔天在家休息。術後前三天以側躺代替平躺,或膝蓋下方墊東西,讓膝蓋呈現彎曲姿勢,避免傷口拉緊造成疼痛。
2避免身體過度伸展的動作,減少腹部傷口的張力及疼痛感。
3術後三個月內避免激烈的腹部運動。
► 可搭配療程
可配合抽脂手術、LPG療程做修飾。
▎拉皮技術大躍進 「HD高畫質STORZ內視鏡系統」
運用最新HD高畫質內視鏡發展技術,讓手術中的視野加大、加深,HD畫質的高解析度,讓血管清晰可見,因此能做到徹底止血,並精準定位放置的層次和組織的剝離層面,比起傳統手術恢復更快速,同時大幅減低出血、腫脹、發炎反應等併發症。
可達到一般手術無法到達的準確性,效果不像傳統拉皮般緊繃不自然,雙層提拉的效果也比傳統手術維持時間更長。「HD高畫質STORZ內視鏡系統」需結合專業醫師的操作技術,才能使術後效果明顯且持久。
企劃撰文/Candy.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本文感謝簡文祥醫師諮詢指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8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