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胃口變差一查之下竟是罹患......

11歲女孩胃口變差一查之下竟是罹患...

2014-10-13, on 養身保健



先來看底下這則真實案例: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半年前,11歲女孩圓圓確診患了1型糖尿病。醫生叮囑父母,得了這個病,必須終生注射胰島素,才能確保生命無憂。

聽說年紀小小的女兒竟然“要打一輩子的胰島素”,父母心裡接受不了。他們乾脆放棄了注射胰島素,找了個老中醫給女兒調理。結果,才過了半個月,圓圓就“昏睡”過去了,一睡就是兩天。幸虧搶救及時,才撿回了一條性命。

11歲女孩突然胃口變差,確診患上“1型糖尿病”

半年前,圓圓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每天開開心心上學、放學。圓圓每餐吃得比較多,喜歡喝水,小便也很頻繁,考慮到女兒正處於身體發育期,父母也就沒在意。

直到有一天,圓圓突然胃口變差、噁心,並且肚子一陣一陣疼。父母把她送到寧波市李惠利醫院,一檢查,血糖很高,出現以上這些症狀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個名稱太陌生了,圓圓的父母一時反應不過來。

該院內分泌科主治醫生胡玲玲解釋說:小圓確診患上了“1型糖尿病”,體內血糖太高導致內環境嚴重紊亂出現了酮症酸中毒,是可以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並發症。

父母作主停止打胰島素,女孩“昏睡”兩天

經過搶救,圓圓很快好起來了,恢復了往日的活潑。住院期間,定量注射胰島素,血糖也恢復了平穩。

出院那一天,醫生告訴父母,因為孩子患的是是“1型糖尿病”,所以必須終生注射胰島素。父母一聽懵了:“這麼小的孩子就一輩子抱著胰島素過了?”

出院以後,圓圓隔三差五注射一針胰島素。看到女兒吃得下睡得著,精神狀態都還好,父母覺得醫生是嚇唬人的,不必每天都要打胰島素。

為了徹底停止打胰島素,半個月前,父母為圓圓找了一個老中醫,開始吃中藥調理。中藥一天天喝下去,圓圓的胃口卻越來越差,精神也一天比一天萎靡下去。直到前天,父母發現圓圓“昏睡”了過去,喊她半天,睜一下眼睛,又“昏睡”了過去。

一看情況不對,父母又立即把圓圓送到李惠利醫院急診。一查,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進行搶救,掛鹽水、打胰島素。昨天,昏睡了兩天的圓圓終於“睡醒”了。

終生注射胰島素

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詳細了解圓圓的情況後,醫生把父母好好“教育”了一番:不該在未諮詢內分泌專科醫生情況下就隨意停用胰島素。

胡玲玲醫生說:“1型糖尿病病人自身的胰島細胞基本喪失了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常規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藥物對這樣'壞掉'的胰島細胞是沒有作用的。從目前已有的治療手段上來講,只有註射胰島素才能讓血液裡的葡萄糖得到有效利用。一旦隨意停用或減少胰島素注射量,會導致患者反復出現​​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所以1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看到女兒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圓圓的父母這才真正認識到了胰島素的重要性,並且表示以後再也不敢隨意停用了。

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張廣吾介紹說,目前,醫學上對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還未完全明確,很多科學家認為自身免疫系統缺陷、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等原因可能會誘發該病。

跟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病人發病年齡一般較輕,甚至有出生幾個月的嬰兒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發病比較急驟,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症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次病發就是酮症酸中毒;這類患者的胰島功能非常差,而且有反復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傾向,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一旦停用胰島素或大幅減少胰島素使用量就會出現胃口差、噁心、嘔吐、腹痛、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的表現。一旦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近年來,“小糖友”的人數有逐漸增多趨勢,門診時經常有10歲上下的孩子過來看病。“像這種年齡段的孩子,只有在胰島素的保駕護航下才能讓每日攝入的營養物質得到有效利用,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其實,只要合理安排飲食、堅持鍛煉、規律注射胰島素、監測血糖、1型糖尿病病人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求學、戀愛、結婚、生子。”

1型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長壽。2007年初,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新聞簡報介紹了一對患有1型糖尿病的兄弟,Bob 和Gerald Cleveland。當時,哥哥Gerald90歲,弟弟Bob 86歲。弟弟Bob是在5歲的時候患上了1型糖尿病,哥哥Gerald 16歲的時候也患上了和Bob 一樣的1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初期病狀:

.口乾
.尿頻
.容易疲倦
.常感到飢餓
.體重下降
.傷口難癒
.皮膚痕癢

 

糖尿病主要分兩大類:

(一)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是少數的糖尿病類,只佔全港糖尿病患者百分之三(3%)以下,患者多為年青人,發病一般較急速,可能會中酮毒,引致身體嚴重失調。由於胰臟完全不能分泌胰島素,病人必需長期注射胰島素,再配合飲食治療及運動去控制病情。

(二)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患者一般為較年長或較肥胖的人士,大部分在發現糖尿病時沒有特別的徵狀。很多早期的二型糖尿病人,通過健康的飲食,減肥及適當的運動,就能控制病情,有些則需要口服藥物治療。一些患病年日較長的病人,需要胰島素注射方能控制病情,其中大部分是由於病人胰島素的分泌能力逐漸衰退,單靠口服降糖藥未能有效地調節血糖。

飲食治療,口服降糖藥較注射胰島素方便,但在選取治療法時,最重要的是考慮那種方法才能最有效地控制病情,重點在於療效而非只求方便。

此外,糖尿病患者較正常人更大機會患有高血壓,膽固醇不正常等問題,令他們患上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病是香港的第一大殺手,其中差不多三成患有糖尿。故此每一個糖尿病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心腦血管病誘因,除保持正常血糖度數外,亦要戒煙,控制血壓和血脂肪。

糖尿病對足部的影響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糖尿病患者,或由於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均會引致多項併發症,直接或間接影響足部的健康,其中一項是血管病變,令血液循環減弱,使傷口難以痊癒,無論傷口大小,細菌的感染也會迅速地擴散。此外,神經病變,令神經功能退化。病人出現手腳痳痺,感覺功能減退,足部變形等現象,令足部容易受到損傷,被細菌感染,造成潰爛,最後可能導致截肢。故此,個人及專業足部護理是防止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重要部驟。

糖尿病足部護理

一.足部衛生
.每日用溫水及性質溫和肥皂洗腳。
.洗腳時切勿用毛刷刷腳,以免皮膚破損。
.洗淨後用柔軟毛巾徹底抹乾,特別注意抹乾趾縫的皮膚。

二.皮膚護理
.如皮膚乾燥,需定時外塗潤膚膏,但不應塗在趾縫間。
.不要用爽身粉(特別是趾縫間),以免閉塞毛孔。

三.足部檢查
.如查看雙腳底部有困難可用鏡子幫助,或可找家人幫忙。
.如發現皮膚損傷、水泡、紅腫或疼痛時,應用消毒藥水清洗及用清潔紗布敷蓋,並每天更換。
.割傷、擦傷及燙傷等,必須立即處理,不容忽視。
.如遇上嚴重損傷或不能痊癒的傷口,必須立即聯絡醫生。

四.腳甲護理
.應定期修剪趾甲。
.浴後修剪比較容易。
.須沿趾甲略為銼甲邊。
.應使用安全的趾甲鉗,不應使用較剪或其他器具。
.如視力欠佳,應找別人幫忙。

五.避免燙傷,切勿使用熱水袋、電毯或電暖爐來暖腳。

六.不可用刀片或雞眼膠布/葯水來自行治理雞眼或厚皮。

如足部出現問題或對足部健康感到憂慮,應立即聯絡對足部有認識的醫療人員,並可轉介足病診療服務。

 

鞋襪的選擇

a.要選擇適合的鞋子
如軟皮面、厚膠底、縛鞋帶或魔術貼的密頭鞋。鞋頭應圓而闊,及要有足夠深度,最好留有半吋虛位,切勿穿著涼鞋或拖鞋外出。

b.不要穿尖頭鞋或高跟鞋,以免腳趾受擠至而形成水泡、厚繭或雞眼。

c.選購鞋子的時間。最好是下午及黃昏。因為經過一天的活動後,雙腳會較早上略為增大。

d.首次穿著新鞋,時間不宜過久。最好先試穿一、二小時,跟著檢查雙腳有否紅腫、水泡或皮膚破損。如果沒有問題發生,才逐漸增加穿著的時間。

e.穿鞋前,要檢查鞋內沒有雜物如沙石、釘子等,以免因腳部感覺遲鈍而被鞋內雜物弄傷腳部。

f.無論在室內或戶外,不可赤腳行走。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覺可能較遲鈍,以至損傷而不自覺,因而產生併發症。

g.應穿著柔軟而吸汗強的棉質或線質襪,避免穿尼龍襪。天氣寒冷時,可穿較厚的羊毛襪保暖。

h.不要穿著過緊的襪子,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亦不宜穿著已修補的襪子,因為縫口會弄傷腳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