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也不用帶眼鏡了:請轉給身邊近視的朋友!
2015-04-06, on 養身保健
引導語:眼睛是一個人心靈的窗戶,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但是有些上班族、學生黨已經把眼睛弄成高度近視了,戴上了比啤酒瓶還厚的眼鏡,令人嘆息不已,下面我就教大家怎麼治療近視。
真正根治高度近視眼的方法
只要有恆心,堅持三年,即使800度近視也可以根治。
方法:頭固定,眼球儘量左轉25下,然後右轉25下,一般後頸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用手按摩揉一揉,馬上就緩解了,這個時候你注意眼睛,是否要明亮些。這個方法的訣竅是後頸一定要發脹,什麼穴位就不說了,只要是近視眼後頸就會發脹,如果25次不夠就做50次,發脹後馬上揉揉兩分鐘。每天有空就做。
注意事項:
1、近視眼鏡配戴度數最好低點,儘量低點,不影響生活就可以了,感覺視力上來了穩定後馬上換更低度數眼鏡,不要急,慢慢來,終有一天你會徹底解除眼鏡的。
2、不要配戴領帶,儘量給脖子寬鬆環境,襯衫領扣不要繫上,這點很重要,是成敗的關鍵 3、儘量不看電視玩電腦,如果看電視後多做這種方法。
轉眼球可提高視力
方法是:坐在床上或椅上,雙目向左轉3圈後,平視前方片刻(默數5下),雙目再向左轉3圈,平視前方片刻。每日早晚轉兩次,不要間斷,日久堅持,即見功效。
老年人不眼花一法
方法:眼看前方,眼球正轉3圈,然後再倒轉3圈,做完後,再做一次眼保健操,每天堅持做兩次。
治療近視的快速方法——獻給廣大近視眼的親們
中醫觀點:
轉眼的要領在於頭始終朝前端不動,只動眼,不動頭。向左轉時,目光要極力向左,能看多遠看多遠,但頭不能向左轉;向上轉時要極力向上看,但不許仰頭;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極目而視。轉動的軌道應為圓形,而不要只是左、上、右、下4個點。順時針轉完25次後,再逆時針旋轉25次,這時會感到後頸發酸,關鍵就在這,必須要轉到後頸發酸才有療效,只有此時眼部的肌肉神經才已經和後頸的肌肉神經接通。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腎注精於目,所以對許多眼疾中醫都從肝腎來調治;中藥的羊肝明目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黃丸等等,無不遵循這種治療原則。但是,這些方法對於治療近視療效卻不佳,根源就在於近視更多是由於長期的眼部肌肉疲勞造成的,問題並不在深層臟腑,而是在經絡層面。明白了這一點,近視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直接調控眼部肌肉供血的是膀胱經的後頸區。眼部的肌肉我們無法直接調控,觸及不到,但我們可以把眼部的肌肉和後頸的肌肉連接起來。通過調節後頸肌肉就可以治療眼疾,豈不是非常便利?
只要每天花一丁點時間,就可以做好這種連接。把這個方法教給你的孩子和身邊的朋友吧!
1、轉眼球。先按順時針方向轉眼球,轉動速度須極慢,左、上、右、下,轉眼的要領在於頭始終朝前端不動,只動眼,不動頭。向左轉時,目光要極力向左,能看多遠看多遠,但頭不能向左轉;向上轉時要極力向上看,但不許仰頭;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極目而視。轉動的軌道應為圓形,而不要只是左、上、右、下4個點。順時針轉完25次後,再逆時針旋轉25次,這時會感到後頸發酸,關鍵就在這,必須要轉到後頸發酸才有療效,只有此時眼部的肌肉神經才已經和後頸的肌肉神經接通。
2、這時只要按摩後頸的肌肉,痠痛感很快就會消失,而這時會感覺眼部異常輕鬆。
通過短短幾週的鍛鍊,視力會大幅度地提高,且可以預防其他眼疾。
求醫錄
問:我按您說的方法轉眼部,倒是能感覺到和頸部肌肉相聯,但同時也感覺眩暈,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答:轉眼球感覺眩暈可能有3種情況:一是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轉眼前先按摩頸後的風池穴就可解決。二是胃腸病,氣阻於胃脘,這和暈車是一個道理。覺眩暈時用手指肚從心窩處向下推按到肚臍處,打一個嗝,眩暈頓消。三是肝腎血虛,同時會有眼睛長期酸澀干痛的情況。需平時再吃些石斛夜光丸,內外同治,便會有效。
問:我轉了很久的眼球,也是慢慢轉的,脖子沒有動,可是一點痠痛的感覺都沒有,只是眼睛的疲勞有好轉。我視力一直很弱,近視七八年了吧,也不戴眼鏡。為什麼會後頸不酸呢?我在擔心別是眼睛肌肉神經連不上了?
答:我想您雖然是慢慢地轉眼球,但是「極力」二字至關重要,向左看時就要「極力」向左看,能看多遠看多遠,向上看時就要「極力」向上看,能看多高看多高,但頭始終得保持中正不動。向右、向下看也是如此。如果您能像我說的這樣「極力」去看,想要脖子不酸,還真是不容易呢!別著急,再試試。
網友提供的小偏方:
1、黑豆和紅棗按1:1比例一起煮著吃,每日吃一點,對輕度近視(400度以下),也即假性近視,很管用。不過,這對更深點的近視療效不明顯。有小孩子近視的不妨一試。
2、每天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眺望遠處,比如遠處的樹木、屋頂,越遠越好,仔細把視線集中在遠遠的一點。
3、眼睛疲勞時候可眼觀鼻子5秒,再看遠處5秒,反覆3次以上。
編後語:祝大家都能順利解除眼鏡。一定要有信心,西醫的近視手術千萬不要做,對眼球損傷非常大,年紀大了你就會非常後悔的,極易失明。你沒注意動手術的醫生還戴著眼鏡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