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從「曲線消失」開始!注意3大警訊,遠離頸椎病...L...

頸椎病從「曲線消失」開始!注意3大警訊,遠離頸椎病...L

2018-09-12, on 健康醫療



肩膀痛、上背痛、手臂痛、手指麻⋯⋯自己捏來捏去、找人按摩,這些緊繃痠痛的感覺卻怎麼樣都沒辦法消除,也完全想不起來到底什麼時候受傷的。其實問題根源很可能是完全意想不到的脖子。

文‧邱宜君 圖‧達志影像

物理治療師SunGuts為了有效率地幫助更多人照顧好自己,將艱澀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簡單有趣的影片,被網友封為「YouTube界最直白有哏治療專家」,他最受歡迎的系列影片,很大比例都與頸部病痛有關,顯示社會大眾實在深受其擾,也對於自救之道深感好奇。

「病人症狀各不相同,但很共通的一點,就是完全不知道問題是從脖子來的。SunGuts表示,頸椎出狀況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坐辦公室,沒有從事什麼運動或做粗活,肩膀手臂卻忽然疼痛不已。經過詢問病史、了解生活型態、進行觸診和各項評估,通常都可以確認出問題就是在脖子,病人都意想不到。

 

頸椎病從「曲線消失」開始

SunGuts解釋,頸部肌肉骨骼是利用槓桿原理去撐住頭的重量,當人收下巴、耳垂落在肩膀上,這時頭部重心距離頸椎中心最近,肌肉用最少的力氣就能撐好頭,而且頸椎排成「向前凸」的正常曲線,讓脊椎間的小面關節、椎間盤、神經、血管都有最充足的空間,且壓力也最小。

可惜的是,這樣的完美曲線幾乎已經絕跡,從X光影像去看,幾乎每個人的脖子都太直了。SunGuts指出,上班駝背、伸長脖子看電腦螢幕,下班就低頭看手機或平板⋯⋯這些常見的不良姿勢,讓現代人的脖子無時無刻不受到摧殘。當這些姿勢長時間壓迫頸椎,愈壓愈深,症狀就出現了。

這些不良姿勢的共同特徵,就是頭的重心前移。SunGuts分析,即使頭部重心只是往前移少少幾公分,也會迫使頸部多承受好幾倍重量,而肌肉為了要保護頸椎,長時間拚命用力拉住頭,結果就變得緊繃僵硬。

久而久之,這個往前的壓力姿勢,也會壓迫到脊椎骨之間的緩衝墊,椎間盤。「就像大口吃漢堡的時候,餡料往另一側掉下來,」SunGuts形容。當椎間盤往後凸出去,遭殃的就是神經。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需要,頭長時間只轉同一邊,也會出問題。

SunGuts有位病人是銀行行員,為了正面服務客戶,工作螢幕放在桌面右邊,常常得往右轉頭;一段時間後脖子開始痠痛,又繼續忍了五、六年,直到背痛、手麻,連打字都不太靈活,才終於就醫。

SunGuts觸診發現,患者脖子右側肌肉整個腫起來,頸椎關節也已經往右卡住,不太能夠往左轉了。他分析,這就是長時間的姿勢不良,造成肌肉緊繃、頸椎關節錯位、兩邊肌肉不平衡,進而壓迫到神經。

 

頸椎病惡化警訊1

症狀範圍擴大

SunGuts表示,當頸椎神經受到壓力會產生傳導痛,依嚴重程度可以大致分成五級,第一級是脖子周圍痠痛,第二級是肩膀周圍痠痛,第三級是肩胛骨周圍痠痛,第四級是手肘以上痠痛麻,第五級是從脖子到手肘以下痠痛麻。依此分級,當症狀範圍擴散,或是愈跑愈遠,就是頸椎健康惡化的警訊。

不過,他強調,這五級不見得會依序發生,跳過某些症狀而直接變嚴重的大有人在,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這些傳導痛根源在脖子,但脖子本身卻不痛不麻,容易誤導人嘗試各種無效療法,誤以為去按摩、搥搥背就好了,直到神經被壓得更深、痛到受不了才尋求專業評估。他感嘆,如果能早點接受精準的評估和治療,真的可以少受很多苦。

SunGuts也提醒,由於椎間盤像是一顆水球,凸出時可能會一下壓到左邊,一下又壓到右邊,所以症狀若左右移位是正常的,不代表惡化。他有個病人幾個月前左手臂手肘很痛,誤以為是網球肘,但有一天左手忽然完全不痛了,變成右手臂很痛,嚇得他趕緊就醫,這才確認原來是某一節椎間盤突出導致。

 

頸椎病惡化警訊2

從痛變麻、變無力

不舒服的感受變了,也是一個警訊。SunGuts解釋,當椎間盤開始壓到神經膜,人會感覺到痠痛;隨著當椎間盤愈壓愈深,壓到神經本體時,就會有麻的感覺。

神經本體被壓久了會損傷,導致肌肉不能使用,這時候會出現無力感。當肌肉太長時間沒有使用,就會慢慢被身體代謝掉、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有些人從外觀就很明顯可以發現左右手不一樣粗,這就是單邊的手麻太久之後,肌肉萎縮的結果。

SunGuts表示,手部肌肉萎縮算是很嚴重的神經症狀,通常會建議開刀治療。其他嚴重症狀還有大小便失禁、半夜頻尿、大便解不乾淨等,這代表神經壓迫得太深,連括約肌都無力了,這種程度的壓迫如果再不動手術,很可能會癱瘓。

當然,盡力避免病情惡化到非開刀不可,還是最重要的。SunGuts說,如果只是輕微的壓迫,其實不必開刀,因為即便顯微手術傷口小,術後軟組織還是難免會沾黏,可能解決了原本的疼痛麻無力,卻換來沾黏組織慢性痠痛的問題,所以還是建議及早治療、改變不良習慣方為上策。

 

頸椎病惡化警訊3

頻繁落枕

如果用了高度不對、軟硬不均的枕頭,就像整個晚上都在歪頭或低頭,久而久之也會造成壓迫和傷害。但如果枕頭沒什麼問題,卻還是時常落枕,就要小心了。

 

SunGuts有個患者,每落枕一次就出現更嚴重的症狀,例如第一次落枕只是脖子痛,沒多久又第二次落枕,開始背痛。他觀察,一般人睡覺,半年或一年落枕一次很正常,但有些人每個月都會落枕,甚至更頻繁,這代表頸椎穩定度變差,神經肌肉更容易被刺激,最好要詳細檢查,了解背後的原因。

 

熱敷、電療、拉脖子都沒用,怎麼辦?

SunGuts去年遇到一位30歲男性工程師,因為肩頸痛,長期在診所做熱敷、電療、頸椎牽引,頻率從每周3次一直增加到每周5次,持續治療超過1年半還是沒有改善後,才來找SunGuts。

他評估發現病人狀況在第二級,不嚴重,只是某一節脊椎的關節面位置不太對,導致周圍肌肉緊繃,壓迫到神經。於是,他透過徒手治療放鬆那些肌肉,初次治療就有明顯改善,回診時病人已經完全不痛。

怎麼會這麼神奇?SunGuts說,其實儀器治療只能帶來表層的溫和放鬆,無法讓特定肌肉放鬆,也無法有效讓特定關節歸位,只做X光檢查也看不出肌肉緊繃或細微的關節錯位,而物理治療師透過觸診、動作檢查等臨床評估,可以抽絲剝繭,精準找到問題出在哪一個關節、哪一些肌肉,再按照關節肌肉走向給予恰當的刺激,治療效果就很顯著。

SunGuts建議,當身體出現痠痛,建議先從調整正確姿勢開始。如果調整後沒有改善,可做些治療性的運動(頸椎保健運動請見P.26);如果運動也無效,再去試試健保給付的藥物和儀器治療。若接受上述治療2周後都沒有顯著改善且一再復發,他建議到物理治療所接受詳細評估和徒手治療。如果仍無法改善,代表神經症狀已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還是建議慎重考慮開刀處理。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正骨架百病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