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心律不整適用低溫治療...

致命性心律不整適用低溫治療

2014-11-11, on 養身保健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突發性心跳中止有極高的死亡率,在急救過程中,常常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例如腦神經功能。根據研究,採低溫治療可降低因缺氧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尤其是針對心因性心跳中止,而經急救復甦後的病人,有一定效果。成大醫院順應潮流,成立低溫治療團隊,期許有效改善病人的預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重症分科主治醫師陳柏升表示,當中心體溫低於36度C,即可定義成低體溫。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出現低溫可運用在醫學治療的說法,而1950年代開始,許多基礎和臨床研究顯示,低溫治療可有效運用在心臟血管和腦外科手術,及嬰兒腦部缺氧性傷害等。

以常見的突發性心跳中止來說,死亡率相當高,造成原因之一是心臟疾病引起,特別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若能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急救,可恢復自主循環,但缺氧時間一旦太久,對各器官功能有不可逆傷害。2002年兩篇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同樣是突發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病人,在急救恢復自主循環後,接受低溫治療的病人,有較佳的神經學預後。

在低溫治療時,需要有準確的溫度控制,同時也必須留意低溫也可能對人體器官功能造成傷害。為帶給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成大醫院結合了重症專科醫師、心臟科醫師、神經科醫師、急診醫師和護理團隊等,成立專業低溫治療團隊,為適合進行低溫治療的病人,提供更完善的環境。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9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