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2014-10-09, on 養身保健



清腸通便老偏方-排便排毒一身輕
現代社會,深受便祕困擾的人不少。便祕不僅影響心情,帶來心慌煩躁、失眠健忘、臉色不好等諸多問題,還會影響胃口,引起口臭、放屁等尷尬;長期便祕,還可能引發痔瘡和大腸癌,造成身心雙重折磨。
許多人因此諱疾忌醫,胡亂購買成藥來處理問題。但此舉既不能根治,同時又產生藥物依賴性,進一步加重便祕的程度。如果能善用簡易的老偏方,相信宿疾必能輕鬆解決。
 
1 習慣性便祕-增液湯、五仁粥、芝麻桃仁白糖粉治便祕有特效
症狀:大便乾燥、習慣性便祕、中老年便祕
中醫家傳老偏方:
① 增液湯:取玄參、麥冬、生地黃各15克。加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3~5天,通便後每週再服2、3次,續服1個月。
② 五仁粥:取杏仁6克,松子仁、柏子仁、桃仁、火麻仁各10克,陳皮3克,白米、冰糖適量。白米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五仁打碎,加入粥中,用小火煮成稠粥,加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連服3~7天,通便後停服。
 芝麻桃仁白糖粉:取黑芝麻500克,核桃仁250克,白糖粉100克。將黑芝麻、核桃仁去除雜質,曬乾後炒熟,研成細末,調入綿白糖拌勻,裝入瓶罐內備用,早晚各嚼食15克,直到通便為止。
 
醫院護士小敏與我熟識,有一次她問我,便祕該怎麼治?這個問題也是她舅舅的問題,舅舅知道她是護士,所以,拜託她來向醫生要幾個治便祕的偏方。
 
胡醫師看診實例
 
口乾舌燥、大便乾結是腸燥便祕惹的禍?
小敏舅舅今年50多歲,經常口乾舌燥、大便乾結,上醫院也沒查出什麼毛病。
我要她舅舅來我門診。經過問診,知道他有五心煩熱(手心、腳心、心窩發熱)、口苦咽乾、心煩失眠等症狀,初步判斷是陰虛引起的「腸燥便祕」。
 
治療關鍵-增水行舟,潤腸通便
「陰虛」是指身體精血或津液虧損,大便在缺少津液的腸道裡,就好比船行無水的河,是不可能被推動前行的。
我又問他之前都用過什麼藥?他說自己為了通便,已經按小敏的建議,用「開塞露」和大黃等瀉藥,起初有效,但後來就產生嚴重依賴性,變成不用瀉藥就完全不能正常排便。
我請他以後最好少用,除了會產生依賴性外,有些患者甚至因為濫用瀉藥,而罹患嚴重腸道病變。對於他的情況,治療關鍵是-增水行舟,潤腸通便。建議他回去服用兩個老偏方-增液湯與五仁粥。
聽小敏說,舅舅按我的處方服用幾天後,很快排便通暢。他又持續每週服用幾次,接連1個多月,頻繁便祕的問題總算解決。
 
增液湯的由來
增液湯出自《溫病條辨》(註),此書是清代溫病學說的代表性專著,書中一些學術見解,直到現在仍為臨床醫家所重視。
增液湯的原方是取「玄參一兩(30克),連心麥冬八錢(24克),細生地黃八錢(24克)」,不過,我推薦的處方卻減少藥物用量。
 
偏方1 增液湯
材料:玄參、麥冬、生地黃各15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煎服。
服法:每天1劑,連服3~5天;通便後,每週再服2、3次,持續1個月。
功效:有增液潤燥的作用。
玄參是主藥,性微寒,歸肺、胃、腎經,可養陰生津、清熱潤燥,主治營血、身熱煩渴、舌絳、虛煩失眠、津傷便祕、咽喉腫痛等症。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也有益胃生津功效,善治胃陰不足、舌乾口渴等。
生地黃養陰清熱、潤燥滑腸。以上三味藥配伍,能共同發揮增液潤燥的功效,常用來治療津虧便祕、大便祕結等症。
現代研究發現,玄參、麥冬、生地黃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很適合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服用。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用,有肺熱熾盛、發熱等嚴重熱證時也不可服用。
 
五仁粥的由來
五仁粥是由「五仁丸」改良而來的偏方,五仁丸也是傳統的通便潤腸劑,對津枯腸燥、大便艱難,以及年老和產後血虛便祕等都有療效。而五仁粥屬於天然的食療方,功效與五仁丸差不多。
 
偏方2 五仁粥
材料:杏仁6克,松子仁、柏子仁、桃仁、火麻仁各10克,陳皮3克,白米、冰糖適量
作法:白米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五仁打碎,加入粥中,用小火煮成稠粥,加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服法:連服3~7天,通便後停服。若嫌麻煩,也可上藥房購買五仁丸直接服用。
功效:上述五仁都是植物的果仁,富含優質不飽和脂肪酸,能養陰潤燥,滑腸通便。其中杏仁味苦下氣、潤腸通便,有鎮咳、平喘作用。
杏仁:國外研究發現,杏仁可增加腸道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數量,令腸道恢復健康;
松子仁:具有滋陰潤肺、美容抗衰等功效,它富含脂肪油,通便作用溫和,能潤腸、通便、緩瀉,而不傷正氣,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產後的便祕者食用。
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還可改善失眠。
桃仁:具有宣肅肺氣的功效,其中的維生素B群、纖維素和脂肪酸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大便乾燥,發揮潤滑腸道、刺激排便的作用。
火麻仁:味甘,性平,歸脾、大腸經,也有潤腸通便、滋養補虛的功效。再搭配行氣除脹的陳皮,整個處方能發揮宣肺潤腸、行氣通便的作用,主治腸燥津虧便祕、腹脹等症。
 
如果嫌要準備的材料太多,也可試吃「芝麻桃仁白糖粉」。
 
偏方3 芝麻桃仁白糖粉
材料:黑芝麻500克,核桃仁250克,白糖粉100克
作法:將黑芝麻、核桃仁去雜質,曬乾後炒熟,研成細末,調入白糖粉拌勻,裝入瓶罐備用。
服法:早晚各嚼15克,直到通便為止。
功效:黑芝麻、核桃仁都是潤腸通便、補腎的天然良藥,且性質較為溫和。
適用:腸燥便祕者、脾胃虛寒者服用。
禁忌:痰火積熱、陰虛火旺、腹瀉者不宜多吃。
 
註:《溫病條辨》
為清代吳瑭(鞠通)著,共計6卷。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腸胃道小百科
食用杏仁有哪些好處?
杏仁味苦下氣、潤腸通便,有鎮咳、平喘作用。國外研究發現,杏仁可增加腸道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數量,令腸道恢復健康。
 
3 預防大腸癌-吃蘋果、喝優酪乳加踮腳尖
症狀:腸道功能紊亂,經常便祕,或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
中醫家傳老偏方:
① 蘋果+優酪乳:便祕時可常吃蘋果和優酪乳,腹瀉時常吃蘋果泥及蘋果湯,可緩解腸道疾病,預防大腸癌。
② 踮腳運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重心放在雙腳尖,後腳跟離地,盡量抬高,每天持續踮腳尖走路或站立10~20分鐘。
 
便祕慣用瀉藥,易罹大腸癌?
我發現不少人對待腸道問題較隨便,就以便祕來說,人們總是慣用瀉藥解決,卻不知道其中常含大黃、番瀉葉、蘆薈等刺激性成分,長期使用,可造成「結腸黑便病」,反而加重不適,增加大腸癌發病率。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這個病早期症狀非常不明顯,僅僅表現為大便乾結、消化不良等。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頻繁的便祕、腹瀉、腹痛、血便、腹部包塊等症狀,甚至伴隨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所以,平常有腸道問題者,一定要想辦法解決便祕和腹瀉,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偏方1 蘋果
吃蘋果就是通便的好方法。此法看起來很普通,但我身邊真有朋友用這個方法治好便祕。臨床上,患有結腸炎的病人,在醫生的建議下,持續服用蘋果乾粉,也同樣有療效。
功效:蘋果之所以對便祕有效果,是因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具有吸水性,可讓乾結的大便變軟,同時可促進腸道蠕動,發揮潤腸通便的作用,有利於預防結腸癌。
注意事項:腹瀉主不宜生吃蘋果,可改吃熟蘋果泥或蘋果湯,能發揮止瀉作用。
 
偏方2 優酪乳
對於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者,建議適量喝些「優酪乳」。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腹瀉或便祕者,都有腸道菌群失調現象。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存在數量龐大的菌群,平衡的腸道菌群可維持腸道健康,並具有降低膽固醇,合成維生素,促進鈣、鐵和維生素D吸收,防止外來病菌入侵,促進胃腸蠕動等多種功能。
當食入腐爛、不衛生的食物,導致消化系統細菌感染,攝取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水果,或有荷爾蒙殘留的魚、肉時,腸道菌群就會失衡,引起便祕、腹瀉等毛病。
對於腸道菌群失調者,攝取健康益菌,例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不失為一種改善腸道疾病的好方法。
功效:優酪乳含有大量益生菌,可阻止胃腸道內產生病菌,促進體內益生菌的生長繁殖,還能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效果。
服法:每天100~300毫升。
注意事項:優酪乳適用胃熱,或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祕、腹瀉患者;胃寒腹瀉,或胃酸過多者忌常喝。
 
預防腸道疾病的關鍵-飲食調養
預防腸道疾病,單靠攝取益菌終究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在於飲食調養。平時要控制攝取高脂肉類食品,不要過量攝取魚蝦、家禽類等肉食;多吃新鮮蔬果、菌藻類及豆製品,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腸道功能,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
 
在生活中,不妨多做做踮腳運動,有利於腸胃疾病的預防。常做踮腳運動可順便刺激穴位,有效防治腸胃疾病。
 
偏方3 踮腳運動
操作方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重心放在雙腳尖,後腳跟離地,盡量抬高,每天持續踮腳尖走路或站立10~20分鐘。
功效: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胃經經過腳的第2腳趾,和第3腳趾之間。這個部位有一個「內庭穴」,它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註),刺激它可以祛胃火,對咽喉腫痛、吐酸、腹脹、泄瀉、痢疾、便祕等症有保健作用。
 
註:《滎穴》
為經氣稍大之處,就像較細小的水流,多位於掌指、跖趾關節之前。
 
腸胃道小百科
預防腸道疾病的關鍵?
平時要控制攝取高脂肉類食品,不要過量攝取魚蝦、家禽類等肉食;多吃新鮮蔬果、菌藻類及豆製品,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腸道功能,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
 
6 經常放屁-按水分穴化解尷尬
症狀:經常放屁、大便乾結或黏稠
中醫家傳老偏方:
① 按摩水分穴:水分穴位於肚臍正上方約1指寬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以帶痠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2~3次。
② 按揉小腹:每天早上或者晚上臨睡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按揉30次,然後逆時針按揉30次。
 枳殼枳實杏仁水:枳實、枳殼、杏仁粉各5克,水煎服用。
 胃苓湯+厚朴溫中湯:蒼朮、白朮各15克,厚朴、澤瀉、豬苓、桂枝、陳皮、生薑各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所有材料加水煎服,連服3~7天。
 
屁多屁少都不好?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身體的排毒方式,長期沒有屁反而是警訊,因為可能代表身體患有某些腸道疾病;反之,如果放屁不斷也要當心。
經常放屁意味人體腸胃中含有大量硫化氫,屬致癌物質。有些人礙於面子,寧可憋紅臉也決不鬆那一口「氣」,那屁雖然沒有破門而出污染「環境」,但是卻「污染」自己。那些憋下來的臭氣會積存在大腸裡,與來到腸黏膜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並隨血液流動到全身,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胡醫師看診實例
 
經常放屁,就醫也沒查出毛病
曾經有家屬陪診,閒聊時,說起自己有經常放屁的毛病,上醫院也沒查出毛病,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打量他,只見大腹便便,體形偏胖,問他平時是否經常腹脹、消化不良,好幾天沒排便,偶爾大號也是黏稠不成形,每次上廁所都要用很多衛生紙才能拭淨。他點點頭。
得知他的情況,我建議多按摩水分穴。
 
偏方1 按摩水分穴
操作方法:水分穴位在肚臍正上方約1指寬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以帶痠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2~3次。
水分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有分流水濕的作用,按壓可治療寒濕引起的腹脹、腸鳴、腹瀉;或因消化不良、氣滯引起的便祕,可通調水道、理氣止痛、行氣消脹,促進代謝和排便,大便通暢,放屁的情況自然會減少。
 
如果嫌找穴位麻煩,還可試試另一個方法-按揉小腹。
 
偏方2 按揉小腹
操作方法:每天早上或晚上臨睡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而後逆時針各按揉30次。
功效:長期持續,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腹瀉、便祕等症狀。
中醫認為,氣機推動維護身體正常活動,氣行不暢是百病之因,氣不暢則精不生,內臟活力自然受損。當氣機無力調控胃腸蠕動時,就出現「氣」的異常,以放屁的方式排出體外。
 
為什麼會經常放屁?
 
放屁常見的原因有幾種:
1. 受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體內有寒濕或濕熱;
2. 暴飲暴食,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
3. 情志因素引起肝氣鬱滯,使脾胃氣機運行不暢,引起腹脹、便祕等腸胃問題。
無論是哪種原因,按摩腹部都能發揮健脾理氣、消除積滯的作用。持續按摩水分穴,再結合按摩腹部,效果更佳。因為肚臍四周有很多重要穴位,例如氣海、大巨、關元、天樞等穴,按摩腹部可刺激這些穴位,達到健脾胃、促消化的功效。
如果單純按摩效果不彰,還可配合食療,或適當服用中藥。大便祕結、口乾舌燥、常放屁者,不妨多吃蔬果或飲用清熱茶飲,例如綠茶、菊花茶等。
有腹脹、大便乾結、放屁等症狀的患者,可喝「枳殼枳實杏仁水」。
 
偏方3 枳殼枳實杏仁水
材料:枳實、枳殼、杏仁粉各5克
作法:所有材料水煎服用。
功效:枳實入脾、胃、大腸經,能清熱通便;枳殼增進腸胃蠕動,行氣除脹;杏仁可潤腸通便,持續服用幾天,可改善腹脹和腸燥便祕。
體內有寒濕,大便黏稠、腹脹、食慾不振、經常放屁的患者,要多吃溫化寒濕的東西,可將「胃苓湯」與「厚朴溫中湯」搭配服用。
 
偏方4 胃苓湯+厚朴溫中湯
材料:蒼朮、白朮各15克,厚朴、澤瀉、豬苓、桂枝、陳皮、生薑各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煎服。
服法:連服3~7天。
注意事項:如果長期放屁,使用任何偏方都無效,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徵兆,最好及時就醫檢查。
 
本文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 腸胃病一掃光》序/導讀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 腸胃病一掃光》

 

本書特色:

7類腸胃道常見病,吃對食物不吃藥

120個老祖宗特效老偏方,養生智慧集大成

腸胃保健靠自己跟大病小病說再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