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耳中風」可能導致聽力受損,更是中風前兆?如何預防?
2019-03-23, on 健康醫療
你可能聽說過「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句話,但你知道「耳朵是心臟之窗」嗎?心臟有沒有生病,其實從耳朵的狀態可以看出端倪。大多數人的耳垂都是平滑無痕,但像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們的耳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耳垂上有俗稱「冠心溝」的橫紋。有研究指出,如果耳垂出現對角線摺痕,表示未來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恐怕會比沒有橫紋的人更高!除此之外,你知道耳朵也會中風嗎?
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與健康專家提醒,一旦罹患耳中風,要把握黃金治療期,延誤治療將有可能導致聽力受損!
英國著名醫學期刊《Lancet》曾有文章提出,心臟或心血管功能不好的人,長期缺氧會使結締組織萎縮,其中耳垂最明顯,會出現由下往上的斜切摺痕,缺氧愈嚴重,摺痕愈深愈明顯。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表示:「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導致供血不足,耳垂在沒有軟骨和韌帶支持下,長期慢性缺氧造成組織萎縮,冠狀動脈硬化程度愈嚴重,冠心溝的摺痕愈明顯」,因此當冠心溝出現時,往往伴隨著心臟的疾病如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
由於內耳是高耗氧的器官,只要灌流的血管發生問題,內耳血流不足,就會無法維持正常的功能,美國在2009年研究中便發現,聽力圖的表現與腦血管及末梢血管病變有強烈關聯,因為內耳血管對血流很敏感,一旦心血管出問題,內耳會比其他身體部位更早反映出來。因此三高患者、血液循環不良的人,容易引發耳中風。秋冬由於溫度驟降,血管收縮,容易使供應內耳血管的血液循環不佳,更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病患增多的時期!此外,病毒感染、腫瘤壓迫及長期承受過大音量也可能會造成耳中風,而現代人睡眠不足、熬夜等不良生活型態,也會讓自己成為耳中風的高危險群!
耳中風其實是一種症狀的俗稱,而不是一個特定的疾病,它背後的可能原因有好幾種,血管性、病毒性是最為常見。林口長庚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方宣燁就在節目中分享,門診時常有因為聽力突然變壞而來求診的民眾,有的人還有耳鳴、耳悶、甚至眩暈的症狀,這種在數小時到數天內感覺神經聽力突然惡化的病例,就是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它並不是單一疾病的名稱,只要臨床上符合聽力快速變差的症狀,就可以歸類在其中。藝人吳克群先前也因為忙著籌備電影,又要創作專輯歌曲,加上潮牌的副業也在進行展店計畫,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出現左耳聽不見高、低頻的聲音,同時伴隨頭痛以及眩暈。到耳鼻喉科做精密檢查,發現罹患的是耳中風,也就是「突發性失聰」。
當發現突發性耳聾症狀應盡早就醫,把握七天治療黃金期,若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方宣燁表示:「一般我們會追蹤治療半年左右,施打類固醇,甚至用高壓氧,看聽力是否恢復。如果聽神經受損嚴重,或是毛細胞被破壞無法恢復,聽力有可能受損,甚至完全聽不到,這時患者可能就要戴助聽器,或甚至是電子耳。」除了把握治療的黃金期,要預防耳中風,還可從日常飲食做起,多元攝取鐵、鋅、鉀、葉酸及維生素B12,才能在耳順之年保持耳聰目明!
更多耳朵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