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你自殺了對不起父母」!這些會殺人的話,千萬別對憂鬱症患者說出口!
2015-07-19, on 養身保健
(圖片翻攝自找話題)
——「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每個人人生中都會經歷情緒的低谷,過段時間就好了。」
是的,每個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都會經歷心情悲傷、絕望的階段,也確實能夠隨著時間緩解。但是,當這些症狀超出控制,並且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有概率產生生理性病變的時候,難道不該尋求醫學上的幫助麼?就自己而言,我能夠區分「心情不好」和「有抑鬱傾向」——心情不好時,我會暴飲暴食,情緒低落,整夜失眠,或者瘋狂痛哭;而有抑鬱傾向時,除了前面說的症狀,還會視物模糊——看任何一個東西時,目光都無法對焦,眼前模糊一片,花費力氣調整焦點之後馬上又會渙散(這直接導致了閱讀和書寫障礙);以及幻聽與幻視——身體裡住著另外一個人,會不停在我耳邊說話,有時候是尖叫,有時候用尖銳的聲音對我大喊:「你就是個loser」「你在這個世界上完全沒有意義」……然後,我需要動用全身的力氣去控制被這個聲音控制的念頭,可能只是呆呆的站在窗前半小時,卻累的渾身流汗、精疲力盡。有時候,它讓我在午夜突然醒來,歇斯底里、絕望地大哭,然後不停用刀割自己。以及反應遲鈍——起床需要一個小時,穿衣服要半個小時,有時候點了一支菸,自己沒抽,一眨眼,煙就燒完了……
沒有經歷過的人非常難理解這種感受,因為在我沒病的時候,也曾經覺得抑鬱症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可是當這些事實真正擺到自己面前時,我才深深體會了這種絕望與荒誕的感覺。我不信鬼神,卻能在午夜,清晰地聽到身體裡另一個人對我喋喋不休,卻能在白天,看到本該空無一人的房間裡有面孔模糊不清的人踱來踱去;我不信心理活動會牽連生理活動,卻在那個聲音惡毒地詛咒我應該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默默地拿起刀,直到血順著胳膊一條條淌下來,痛覺戰勝了幻覺,才能如釋重負地哭出來……
——「我經歷的挫折比你大的多,還不是挺過來了,你完全是抗壓能力太弱了。」
不管事實是否如此,抑鬱症的觸發,很多時候與具體事件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當一個人處在「抑鬱傾向」的情境下,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它的觸發點,也就是心理醫生說的「Trigger」——它可以是朋友的一句責難、今天早餐沒有吃到想吃的三明治、實驗做砸了、走路被人撞了一下……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你看起來很正常,一點都不像生病了。」
並不是所有病,都會讓人面黃肌瘦、行動無能。我在最嚴重的時候去學校,大家除了說我眼神變呆、行動變得有點慢,與正常時絲毫沒有差別。有時候我甚至會假裝開心地說笑,當然,這需要動用大量的精力。對一個抑鬱症患者說「你看起來很正常,試著多和別人說說話,心情就好了」無疑是非常愚蠢的舉動:你會對一個心臟病人說「你只是臉色蒼白了點,多運動就好了」嗎?
——「你要是自殺了,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與其他行為無異,自殺,也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於我而言,是覺得每天活著都是一種罪惡。我可以看見別人的閃光點,發現每個人善良的一面,可身邊又每天發生這麼多罪惡的事情,所以一定是我的問題——想法雖然荒誕,當它時時刻刻纏繞著我,當我將今天天氣不好都能歸結到自身的罪惡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滿身骯髒,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錯的。虧欠父母,相較於虧欠整個世界,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隨手舉個例子:我思維最凌亂的時候,有天把自己胳膊劃的鮮血直流,突然想到,很多動物在被人宰割的時候,一定比這還痛苦無數倍。進而自問:「可以因此成為一位素食者麼?」想了半天,答案是否,頓時無比厭惡自己,覺得自己是世間最無能的人。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死是一件非常輕鬆,甚至些許愉快的事情。
另外,自殺行為一般發生在抑鬱症的痊癒階段,而非最惡化的時候——因為那時,連呼吸都是一種負擔,都需要調動全身的力氣,更別說爬到高處跳下來,或者吞藥了。有自殺念頭的抑鬱症患者,是絕對不會向別人訴說的(見過間諜潛入別國的時候,到處和別人說我是間諜沒?),只會自己默默地準備與計畫。所以個人而言,我很鄙視那些自殺還要發微博,或者專門挑人多的地方跳樓的。
——「我最近心情不好,要吃點抗抑鬱藥。」
說這話的,八成還健康地活蹦亂跳,並缺乏對於抗抑鬱藥的基本瞭解。當他們被告知藥物至少需要兩週才能起效時,一定會說:那我不吃了,自己調整調整。
抑鬱症是心情不好,而心情不好則不一定是抑鬱症。抑鬱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而言,抗抑鬱藥至少要不間斷地吃6個月,有些則需要2、3年。抗抑鬱藥既不是煙也不是大麻,無法在短時間內讓人「快樂」起來。
我這幾天聽過最荒誕的話,莫過於和別人一起吃飯,對方嬉皮笑臉地問我:「我最近壓力有點大,你那藥還有嗎,給我吃兩片」。聽到的時候很想把手裡的碗摔到對方臉上……
——「抑鬱症患者會哭嗎?」
症狀比較輕的時候會,重的時候,成天處於一種「想哭但是哭不出來」的絕望感。回想一下你最傷心的一次失戀,是不是哭的昏天暗地、茶飯不思?比這種感覺再絕望幾倍,就是抑鬱的感覺。
——「我覺得我得了抑鬱症。」
不要瞎想了,覺得自己控制不了就趕緊看醫生去。我最近收到很多這方面諮詢的私信,給的都是同樣建議。知乎上的用戶再熱心,也不如醫生專業。
=======================================================
以下是對身邊有抑鬱症朋友的一些建議和想法:
——「我的朋友或者家人有抑鬱症,我可以關心他們的病情嗎?」
一般而言,抑鬱症患者不喜歡主動談及病情,所以,首先請把他們當做和你一樣的普通人看待:)
當他們對你不隱瞞自己的病情時,相信你們之間已經建立起足夠的信任,這時候,可以不用避諱在他面前談及抑鬱症。但是,抑鬱症患者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對於以下問題,請儘量避免:
1. 你看起來很歡樂呀,怎麼突然就得病了呢?/ 我不信你得了抑鬱症。/ 你看,你都笑了,肯定沒病。
2. 你這病什麼時候能好?會復發嗎?
這些問題,往往患者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不僅得不到結果,還會讓患者覺得你不理解他們。建議:將關心落實到細節上,比如以上兩個問題,可以換做:
1. 你今天看起來比平常開心,是不是感覺好些了?
2. 昨晚睡得怎麼樣?有沒有做什麼好玩的夢?(睡眠障礙是抑鬱症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如果睡眠正常,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抑鬱症的緩解)/ 最近藥物的反應有沒有好一點?
——「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還是同樣的話,請把他們當做正常人看待。
平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多拉他們出去活動活動。抑鬱症患者往往很怕見人、與人交流,這時候請一定保持耐心,多勸幾次。活動儘量不要涉及激烈運動(很多抗抑鬱藥物具有鎮靜作用,極大削減人的體力),或者具有競技性質的內容(容易讓敗者感覺沮喪)。共同吃飯、聊天、曬太陽(身在英國的我很羨慕大家每年都有足夠的陽光可以曬到)、散步(這是我個人最喜歡做的)、讀書、逛街、逛博物館……都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對方不願意講話,不需要逼著他,靜靜地陪著就行。
如果當地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參加一些心理機構的課程或者講座,其中會很詳細地講到抑鬱症的心理、行為與恢復相關內容。
來源:知乎
即時精采熱門好文!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請多關心家人…
天啊!好久不見的他長大好多!
三弟萌萌彬也可愛到不行!!
好久不見的「小小彬」11歲了!是個小大人了,弟弟「迷你彬」大進化!變成小帥哥…▼
真是太令人心疼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