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來襲免驚醫師傳授防護之道...

伊波拉來襲免驚醫師傳授防護之道

2014-11-06, on 健康醫療



伊波拉疫情全境擴散!什麼是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症狀與治療,還有預防措施種種防疫細節,醫學專家一次告訴你。

文‧洪寶山

近期人心惶惶,擔心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擴散入侵。中非剛果共和國,靠近蘇丹和烏干達的伊波拉河流域,在一大片熱帶雨林中,一九七六年出現了一種新型病毒,在中非當地造成大量死傷,這種新型病毒便以來源地命名為「伊波拉」(Ebola)。

人類透過接觸感染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患者發病時,病毒入侵組織造成組織壞死,病患死狀極為悽慘,眼、耳、口、鼻每個孔竅流血不止,因而令人心生畏懼。為使民眾更了解疫情,本周「理財我最大」邀請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整合醫學科蔡宏斌醫師,暢談相關資訊以及如何自我防護。        

蔡宏斌解釋,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是出現於人類和靈長類的嚴重致命疾病,這是一種長得像小蟲般的絲狀病毒,當病人發病時,以發燒、嘔吐和腹瀉為警訊症狀。當病人出現上述症狀後即有傳染力,病毒量高達十的十次方(一百億隻病毒),千倍於愛滋病毒發作時,目前的文獻報告死亡率為50%~90%。

根據研究,果蝠應該是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人類透過接觸受伊波拉病毒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感染。

非洲地區曾發生因處理感染伊波拉病毒而生病或死亡的大猩猩、黑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及豪豬等動物而感染的個案,蔡宏斌建議,應該避免接觸這些高危險性動物,包含撿拾在森林中已死亡的動物或處理牠們的生肉。

一旦人類接觸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動物而感染後,此疾病藉著人傳人的方式,在社區中擴散。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是因為透過皮膚傷口或黏膜而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屍體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精液等,或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例如衣服、床罩或針頭等。

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伊波拉病毒,病人就仍具有傳染力。因此,病人應接受醫護人員密切監測以及實驗室檢驗,以確定病毒已在體內消失;當醫護人員決定病人已康復可以返家時,這表示他們不再具傳染力,並且不會在社區傳播病毒。

但康復後七至十二周內,男性仍有可能透過精液傳播病毒給他的伴侶,因此已痊癒的男性病人在這段時間內應避免發生性行為或一定要戴保險套。

另外,非洲某些國家的葬禮儀式特殊,在世親友直接接觸亡者大體,因此造成疫情迅速擴散。

而醫院產生內部感染的情況並不奇怪,因為醫護人員未配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照顧病患。

染病症狀與治療

至於染病後出現的症狀,在於感染後將引起嚴重的急性疾病。蔡宏斌指出,初期症狀類似流感,突然發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症狀,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

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等多重器官衰竭。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與肝功能上升。潛伏期為二~二十一天,潛伏期內尚未有傳染力,一旦出現症狀,就表示具傳染力了。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僅能以實驗室檢驗方式確診,隨著人類受感染數增加,漸漸在體內出現抗體,個案死亡率從九成降低至五三%。

蔡宏斌更強調,任何去過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流行的地區,或曾經接觸疑似或確定病例,並且已開始出現症狀,就應立即就醫。醫療人員發現疑似病例也該立即通報,並採取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蔡宏斌認為,雖然伊波拉病毒出血熱仍被視為不治之症,但即時治療可提升病患的存活率。

目前雖無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方法,但關於治療方式,蔡宏斌指出,包含保持病患體液和電解質平衡、監測血氧、血壓狀態,並大量補充水分或適當輸血,補充患者流失的血液與凝血因子,並治療其他併發性之感染。

預防方式

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提供預防接種,但其他預防方式,蔡宏斌歸納指出:

一、在流行地區,應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需接觸動物,則應該戴手套和穿著合適的衣物。盡量食用熟食肉品,並不飲用生血。

二、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精液,或任何可能被污染的環境。而醫護人員如果需要照顧病患,一定要配戴手套和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病患禁止性行為,直到確定精液無病毒為止。病患大體應該被妥當埋葬。

三、由於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時,應該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的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含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如果在近距離約一公尺內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應該配戴口罩、護目鏡、隔離袍與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的血液和體液。

醫護人員染病機率高 做好嚴密防護

對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蔡宏斌強調,難免在這次的「抗波聖戰」中,產生很大的壓力。因此團隊工作的心理建設與避免過勞都要兼顧,有標準作業流程(SOP)預防萬一的情形發生。

※理財周刊74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貨幣戰爭 硝煙再起
◎CEO專訪>侯西峰樓起樓榻 人生百轉千折逆轉勝
◎選情.行情>選後行情 是井噴或洩洪
◎發行人語>相信自己有200分的實力
◎理財我最大>伊波拉來襲免驚 蔡宏斌醫師傳授防護之道
◎多空大師吳金潮>一周到期選擇權─賭博默示錄
◎台股棋手>中國十三五加持 機器人前景看俏
◎台股捷報>82xx穿「聚陽」過冬!
◎財金觀察>競爭力大師欽點 解惑台灣競爭力
◎樂活趣>苗栗十大休閒農業區趴趴走
◎房市觀察>外資持續加碼 澳洲房市熱點解析

【原文刊載於《理財周刊》741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