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關節感染重建抗生素骨水泥幫大忙...

人工膝關節感染重建抗生素骨水泥幫大忙

2014-11-13, on 健康醫療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最怕遇到感染! 68歲的葉先生,3年前在台灣中部一間醫院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但術後膝關節復原不如預期,經3個月後傷口出現化膿,即使進行清創手術,仍無法控制病情,轉診至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醫生替其植入含抗生素的「骨水泥」(Spacer),感染獲得控制,再次接受人工膝關節重建,手術順利,復原後便立刻出國旅遊迎接新人生。

葉先生過去是從事務農工作,膝關節磨損嚴重,只要走路膝蓋就會疼痛不已,對生活造成莫大不便,於是前往台灣中部一家醫院進行治療,經診斷確認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經醫師評估必須接受人工膝關節重建手術。不料術後傷口竟受到感染,膝關節一直有紅、腫、熱、痛的情形, 3 個月傷口開始出現化膿的情況,令其痛不欲生,經過反覆的清創手術,仍無法解決感染問題。

藉由親友的介紹,葉先生轉診至林口長庚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由關節重建骨科教授張毓翰操刀。一般治療人工膝關節重建後感染的標準手術,分為兩階段,張毓翰說,第一階段是做打掃工作,將感染組織移除,不要再繼續化膿,再放入「骨水泥」(Spacer),3個月後進行第二階段的膝關節重建手術。

張毓翰強調,第一階段的清創工作非常重要,必須先把人工膝關節拿掉,才能做徹底清除,成功機率才會高,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若未清理完全,過沒多久又回來了,還會再引起感染。

張毓翰說,該病患經過徹底的清創手術,與植入含抗生素「骨水泥」之後,感染獲得良好的控制,並順利接受人工膝關節重建手術。他解釋,含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種具有殺菌能力的人工關節,可以在植入的部位持續性地釋放抗生素超過兩個月,殺菌效果良好,且病人不需要住院,不用天天挨針施打抗生素,只要定期回診作追蹤。

手術後,葉先生已恢復正常的行走功能,能自行開車,上下樓梯也都沒有問題。還在兒女的安排下,享受退休後第一次的出國旅遊。

台灣林口長庚膝關節置換服務量統計,從2010年至2013年,平均每年約有超過1100人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