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影響力】動,發現身體穩定的力量
2016-12-09, on 運動體育
上了一整天的班,擠上捷運好不容易回到家,總覺得筋疲力盡,只能盯著電視放空。草草洗過澡躺上床,卻又翻來覆去睡不好。朦朦朧朧睡著,一覺醒來,總需要來杯咖啡才能打起精神面對全新的一天。好不容易等到假日可以補眠,卻越睡越累……長期拖著疲憊的身軀工作,是不少人生活的常態。
也因為身體疲倦,無力,不少人的心情也始終沒辦法穩定,或者是沒有來由的憂鬰低落,有時卻又暴怒大吼大叫,不時要和自己的無力感搏鬥。
跟大人正好相反,孩子似乎擁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在學校,家裡都動個不停,不肯安靜下來。只要大人一不留意,要不就是爬高爬低,跳上跳下,否則就是和其他小朋友拉扯扭打,沒辦法安靜,專注,讓大人傷透腦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過動」,該不該尋求醫生的診治,或該進行哪些調整?
「動」「靜」之間都是學問
其實,要在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關鍵在於找回穩定的生命狀態。「動」這個字拆解開來就是「重」+「力」,也就是人的精力要順應自然運行法則,扎根連結,讓生命恢復穩定的狀態。
例如:一座山,遠看似乎安靜不動,但如果靠近一些或者走入山林裡,就會發現其實山是「動」的,各種動物的飲食生活,每種植物的成長與衰落,甚至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演變,都是「動」的現在進行式,生態循環綿延不絕。
人同樣如此,就算在睡眠狀態中,血液仍然悄悄流動,呼吸還是緩緩進行,而大腦系統也趁此時進行神經元的各種修復與啟動。外表看起來似乎是「靜」,內在仍然在「動」。
力量交織而成的「動態平衡」
又或者像是常被歸類於「靜態活動」的閱讀,其實一點都不「靜」,經由眼球的運動感知到文字訊息後,會帶動整個神經系統的快速與大量運作。近半世紀以來有不少研究證據顯示,閱讀甚至可以修補受傷的腦神經系統,讓它恢復正常運作。
所以,生命的本質與生活四周,其實是各種力量交織而成的「動態平衡」,而不是人事物的「靜態存在」,仔細觀察,處處都是「力量」的軌跡。
例如:洗完臉之後擦乳液的動作,稍加留意會發現,通常會先以指尖的力道按壓瓶子,接著用指腹輕柔摩擦。搓洗毛巾,同樣是摩擦的動作,但會用更大的力量集中在毛巾上。切菜時,力氣會用在刀刃與菜接觸的時候。釘釘子時,則是用更短促與更集中的方式在使力。當然,做這兩件事情時,大部分的人都會留意千萬別傷到自己的另一隻手。
這些在生命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力量,可以稱之為精力,動力,能量,活力,是比較容易看見,甚至還可以運用物理學公式計算出來的。力量展現在心理層面的,可能就是熱情,探索,使命感。若針對大腦系統來說,則是思考,推論和創造力……等。
3歲半到7歲的幼兒精力最旺盛
除了類別不同,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人的精力狀態與身心發展一樣,也有明顯差異。
從雲門教室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許多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發現3歲半到7歲是幼兒精力最旺盛,也是身心發展最重要的階段。
在這個時期,「動」就是學習,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來釋放身體精力,同時發展肌肉與腦神經,訓練身體使用的靈活,穩定,並刺激大腦前庭發育,進行感覺統合。動得好,動得夠,才能為學習力,創造力奠定基礎。
進入7到12歲的兒童期之後,則是「肢體動能」發展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開始發展平衡感,協調性,柔軟度,敏捷性,肌力,控制力與爆發力,這些能力的發展不僅限於身體,同時牽動著思考智能,情感表達與接收等,是打造未來整體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
年紀漸長 找到與身體相處之道
進入青春期階段,由於身體快速變化,常常使得青少年的身心進入躁動,不穩定狀態,需要釋放大量的體能才能平衡。這個時期開始發展建構自我形象,對於身體的感受增強,越發重視長相,身材,美醜,體能。認知自我的同時,開始重視同儕團體與社交活動,是人格塑性,價值觀成形的關鍵期,也是思考創意的萌發期。
等到長大成熟之後,成人們的身體進入穩定期,身心相對都較為平衡,但也慢慢開始有疲倦,無力,老化的感覺。成人期的時間很長,在20幾歲時可能還不會感受到身體的重要與獨特,但隨著邁入前中年期,有不少人就開始理解身體與自己的關係,感受到身體的局限,但也慢慢找出和自己身體相處的方式。
按照這樣的軌跡繼續前行,熟齡與銀髮族的身心又是另一番風光。年齡增長後,不再精力充沛是生理老化的常態。但也由於走過人生大半路程,心境上通常可以更為豁達,純真,不必再匆忙,拚鬥,可以從「動身體」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與風景。
提振精力 身體與心理一體兩面
不同的生命週期,不同的身體精力狀態,帶出不一樣的心境與人生風景,反之亦然,身體與心理其實是一體兩面。
在卡洛琳.韋伯(Caroline Webb)的著作《好日子革新手冊》中,有專章談到〈精力:用熱忱享受工作〉。書中引用作家Samuel Smills在一百多年前的一段話:「精力讓人撐過單調乏味的辛勞工作,一路過關斬將,走過人生每一個階段。精力比聰明才智還有用可靠,承載的風險與失望也不及一半。」
她認為,只要做到幾件事情,就能同時提升腦力,心情與提振精力。例如,心理學家稱為「感激法」,想起正面的好事,會強化傳遞正向人生觀的大腦神經。以及,沒事就做做好事。賓州大學的賽里格曼教授研究指出,做好事最能瞬間製造幸福感。還有神經科學家賀黑.莫爾(Jorge Mol)的跨國團隊研究證實,受測者決定捐錢時,大腦獎勵系統的反應跟「拿到錢」是一樣的。
還有,像是從日常生活中找出有趣的事,隨時隨地給自己小小的成就感,挪出社交時間與親友保持良好關係,找出個人目標努力達到,不管有沒有好笑的事都要多笑一點……卡洛琳蒐集各種心理學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發現心情的轉換的確能夠帶動身體精力變化。
同樣的道理,動身體也可以帶動心情與思考的轉變。不管年紀多大,都可以經由「身體學習」來探索自己;藉著身體與空間,時間以及其他人的互動,找尋出身體能量的軌跡。心動,身動,腦動,以身體做為起點,用身體感受,體驗探索心靈與思考的各種可能性,讓身體的精力能收能放,能動能靜,重新找回最自在平衡的自己。
更多內容請上《雲門教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