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吃出堅果的學問》血腥傳說!椰子古稱「越王頭」
2016-06-28, on 養身保健
吃出堅果的學問》血腥傳說!椰子古稱「越王頭」
在熱帶旅遊城市的大街小巷,常能見到叫賣新鮮椰子的商店或攤販。這些椰子大都從樹上採摘下來不久,飽滿、光滑、青綠泛黃。烈日炎炎,口乾舌燥,這時若來一個椰子,喝上幾口鮮甜清爽的椰汁,該是何等幸福!要是當場取飲椰汁則更有趣:水果攤老闆會俐落地拿起大刀劈開一層厚厚的果殼。從橫切面上看,果殼外圍綠色部分最薄,為外果皮;往內是纖維質的中果皮,俗稱椰棕,這部分最厚。用力剝下中、外果皮,便露出帶有三個洞、乾燥堅硬的內果皮。
西晉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一書,是世界現存最早的區系植物志。書中提及一事:林邑王曾與越王有怨,於是派遣俠客刺殺越王,得手後將越王的首級懸掛在樹上,沒想到越王的首級竟化成了一顆果子。林邑王命人剖開這果子,喝掉裡面的汁液,並把果殼當杯子用來飲酒。據說遇刺時,越王是喝了酒的,所以他的頭顱化成的果子其漿如酒般香醇。從此,南國人紛紛仿效林邑王,飲用這種果子的漿汁,並用殼來盛放食物,而「越王頭」也成了椰子的中文別名。
這就是關於椰子來歷最「血腥」的傳說。這個傳說的真假討論暫且擱下,但故事本身卻是十分生動而準確地刻畫了椰子的關鍵特徵、主要用途和分布區域:身為喬木,椰殼似顱骨,一側猶如人面,內含甘甜如酒之漿液,既可飲食又可作器皿,遍布南方,廣受喜愛。
認真追溯一下,椰子的英文名為「Coconut」,源於十六世紀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詞彙「Coco」,意指「頭」或「腦殼」。拋開食用價值不說,椰子最令人稱奇的莫過於它形似人腦的古怪內殼—椰殼(內果皮)近基部有三個凹陷的萌發孔,極像一個米色的人類顱骨,或是一張搞笑的猴臉。這三個洞其實是萌發孔,種子萌發時,會從其中一個未封閉的洞口伸出幼葉。老闆只需在此孔上輕捅一刀,插進吸管,顧客就能立刻享用甘涼無比的椰汁了。
椰子全身都是寶
喝完椰汁,可別立刻丟掉椰殼,那簡直是暴殄天物。作為高級饕客,我們應當把可愛的「笑臉」遞給老闆,他便又操刀劈開內果皮,再從外果皮上取下一塊,斜向削平一端,用作「小勺」挖椰肉—貼在椰殼內表皮上的白色胚乳。胚乳層(椰肉)內裝有富含養料的乳狀汁液,即我們飲用的椰汁。挖起胚乳時,還能看到胚乳背面緊貼一片薄薄的深色種皮。而種子最重要的部位—胚,則低調地長在與萌發孔相對的一側。種皮、胚乳、漿液和胚,共同構成了椰子的種子。因此,椰子是最特別的核果之一,我們食用的是它的種子。
喝完椰汁、吃罷椰肉,剩下硬邦邦的內果皮是否就無用處了?答案當然是:不!難道內果皮也能吃?這個嘛……別什麼都往吃的方向想。中果皮厚厚的纖維可以製成毛刷、草席、地毯、纜繩、麻袋等;而抗冷耐熱的椰殼則可以做成各種器皿和工藝品,或製成能有效去除汙漬的優質活性碳,還可做成特殊樂器。要是在劇院那種聚音效果好的場地,擊打半個椰子殼就能產生類似馬群奔跑的蹄聲。乾燥的椰殼是製作椰胡和板胡的原材料,亦是一種菲律賓傳統舞蹈的伴奏樂器。
這還不算完,就連軍事應用方面,也有椰子的一份功勞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海岸放哨員收到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約翰.甘迺迪之命令,從索羅門群島前往一艘魚雷艦的失事地點救助傷亡船員。那時物資條件艱難,缺乏紙張,放哨員便把失事魚雷艦的情況寫在椰子殼內側,再用獨木舟向外傳遞。後來,這個刻有重要消息的椰子殼便一直被擺在總統桌上,如今已被甘迺迪博物館收藏。
而懂得椰子好處的又豈止我們人類。澳大利亞學者曾發現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海域有種章魚,居然會利用椰殼來防禦敵人和掩護自己,這是已知的第一例無脊椎動物懂得利用工具的發現。
本文節錄:【吃出堅果的學問】一書
作者/陳瑩婷(江湖人稱「布瓜」)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普達人,熱衷植物科普寫作和自然觀察領隊講解,現任職中國科學院某技術中心,負責科普項目。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