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多吃這個不靠藥物也能降血壓
2019-04-27, on 健康醫療
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大,大幅提升高血壓的風險,讓高血壓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血壓是高還是低,以為不痛不癢就放著不管,等到真的生病才知道嚴重性。高血壓已漸趨年輕化,然而從今年二月以來,國內降血壓藥接二連三出包,還爆出疑似含有致癌物質,引起大眾的疑慮與恐慌,大家都想知道,改善高血壓有沒有不用吃藥的方法?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在餐桌上幾乎每天都看得到的大蒜,其實就有平穩血壓的效果!」
很多人保健意識不足,自以為健康,卻不知健康早已亮起紅燈。最常見的就是血壓這件事。中醫大附醫心臟內科醫師蔡松恩提到,有一55歲男性爬山時被蚊蟲咬,後來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檢查後發現他上下肢血壓差很大,原來是下肢動脈阻塞。後來再問才知道他已高血壓6~7年,長期高血壓沖刷血管,造成斑塊堆積,血管逐漸變窄而堵塞。所以想要確保身體健康,了解自己的血壓是最基本的。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建議:「30歲以上就要開始定期量血壓,每周至少1次,而40歲以上、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停經後婦女,建議一週量兩次。」
血壓計上的數字,各代表不同的意義。蔡松恩指出,收縮壓高,表示血管硬化沒彈性;舒張壓高的情形則好發於年輕人、胖子,因為血流量太大,血打出去以後回彈所造成的壓力;收縮壓高、舒張壓低的情形則好發於老人家,因為脈壓差大,所以治療的重點是要把收縮壓降下來。依照目前台灣的定義,收縮壓140、舒張壓90就是高血壓。
圖/TVBS提供
血壓過高會產生很多併發症,如:腦中風、眼底視網膜病變、冠心症及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症。過去的刻板印象總認為高血壓跟老化有關,但高血壓其實是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良惹的禍,健康管理顧問閔傑輝分享巴西亞諾馬米人,被認為是世上心血管最健康的族群,很少有心臟病、高血壓。他們吃的都當地的食物,像是地瓜、芭蕉,纖維高、脂肪低是他們的飲食特色,後來讓他們改生活方式,血液太濃稠、血脂過高,血壓就上來了。
圖/TVBS提供
既然飲食為高血壓造成的原因,改善也須從飲食下手。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大蒜中所含的硫化物「蒜素」,以提高一氧化氮的合成,對於控制血壓平穩有很多好處。」不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防癌效果、阻斷致癌物生成、預防胃潰瘍還可維持血糖穩定。要將大蒜穩定血壓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容易脹氣的人建議煮熟後時候;一般人建議拍碎,放幾分鐘後生吃,讓硫化物產生最大作用。要了解更多血壓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