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
2019-04-04, on 紓壓良方
為什麼呼吸法能帶給心理好的影響?
自律神經這個名詞,大家應該都曾經聽過。
聽到自律神經,也有人會馬上聯想到名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吧?
所謂的自律神經是,即便處於睡眠期間,仍然會控制身體裡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汗或體溫調節、內分泌功能等,以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神經系統。
為了維持生命這個重要的功能,自律神經具有非意識的自動且持續作用的優點。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為什麼呼吸法能帶給心理好的影響?跟自律神經有關。
但相對地,也有缺點存在。
就是無法靠我們的意志加以控制。
例如,在進行某些重要發表之前,我們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安撫緊張得撲通撲通跳的心臟。另外,也有人一緊張就會拉肚子。這個時候,我們也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抑制腸道的活動。
可是,在我們維持生命的身體活動當中,卻有一個能靠意志控制,那就是呼吸。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所構成。
緊張或感到壓力的時候,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然後,放鬆的時候,則是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
俗語說「失去自我的狀態」,就是指交感神經居於優勢的狀態。如果可以靠自己的意志,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就可以刻意營造出能夠冷靜應對的狀態。
而那個方法就是呼吸法。
其實呼吸和自律神經是連動的,吸氣時,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吐氣時,則是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
吸氣短,吐氣長的呼吸法,可以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具有找回冷靜等放鬆心情的效果,這點經過醫學證實。
另外,腦部科學也證實了冥想的效果,冥想後,名為「血清素」(serotonin)的腦內荷爾蒙的分泌量就會增加。
血清素對專注力等人類的精神層面有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與睡眠品質、精神安定等層面有關,所以和介紹的催產素併稱為「幸福荷爾蒙」。
以前碰到某些令人「大吃一驚」或「震驚不已」的重大事件時,人們總說,最重要的是先暫時擺脫那些狀況,重新調整呼吸,再回頭去了解情況。
我想以前的人肯定從經驗中實際感受到效果。現在不光是過去的經驗法則,在醫學方面也已經得到了證實。
像這樣用理論去理解呼吸法的效果,也是一種思考方式。
呼吸法的具體內容與其他效果
正念起源於佛教,所以呼吸法要排除佛教坐禪等宗教相關的要素。
最簡單的方法是輕鬆坐在椅子上,首先專注於呼吸,從鼻子吸氣,然後從嘴巴吐氣。
以一:二為標準,基本上是吸氣短、吐氣長。
以閉上眼睛的方式為佳,不過,如果會感覺不安的話,就算睜開眼睛也沒關係。
專注於呼吸,以一:二的方式持續呼吸。
等到習慣這個呼吸節奏後,接下來一邊持續一:二的呼吸,一邊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身體感覺」。
如果是聽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風雨聲」、「鳥鳴聲」、「施工聲」、「近處的狗叫聲」等耳邊可以聽見的聲音。
如果是觸覺(肌膚或身體的感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眼角的痙攣」、「臉或頭的搔癢感」、「肩或腰的僵硬感」、「手的溫暖感」等肌膚或身體可以感受到的感覺。
如果是嗅覺,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咖啡的香氣」、「芳香劑的香味」、「排氣管的臭味」等當下可以聞到的氣味。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呼一口氣,每個季節感受到的聲音或身體感受各有不同。
不管好或壞,都沒有關係。每個季節可以感受到的聲音或身體感受確實各有不同。感受那些變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心無旁騖是最基本的。
可是,剛開始的時候,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出雜念。
「啊,忘了回覆○○的電子郵件。」
「這樣做根本沒什麼用,真是無聊!」
「這種做法真的對恢復力有效果嗎?」之類的想法。
「真是愚蠢,突然覺得超不爽。」
「什麼都不做,只專注於呼吸,感覺出乎意料地舒服」之類的情緒。
如果浮現出這樣的想法或情緒,請正視那些想法或情緒,不要予以否定。
像是「啊啊,原來我現在在想這種事!」或是「原來我抱持著這樣的情緒!」這樣的感覺。
就像眺望白雲那樣,客觀看待自己的思考或情緒。如此等待著那個思考或情緒的自然釋放。等到雜念完全消失之後,再次回到當下的身體感受。
或許大家會覺得意外,其實正念的目的並不是放鬆(雖然確實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可是,那並不是最終的目的)。
把專注力轉移到當下,感受當下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呼吸法的理想時間是十到十五分鐘,不過,就算只有二到三分鐘也沒有關係。
所以,就像前面所陳述的,身體的感覺不管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
尤其是感受「當下的情緒」最為重要。
就像本書再三重申的,我們沒辦法控制情緒(自由地控制情緒,依照自己的意思,把情緒轉變成其他情緒),可是,我們可以緩和情緒。
例如,感到恐慌而心煩意亂的人,或是憤怒發狂的人,是否能夠察覺到現在的自己正處於那樣的狀態?
當然沒辦法。該怎麼說呢,如果能夠察覺,應該就不會心煩意亂或是憤怒發狂了!
也就是說,只要可以有所察覺(或是不小心察覺到),或許多少可以從失去自我的狀態中找回一點冷靜。
我們的注意力多半都放在過去或是未來,很少會去注意當下的這個瞬間。把一天當中的數個瞬間化成「清醒(可把專注力放在「眼前」)」的瞬間,便是正念的最終目的。
這種呼吸法的理想時間是十到十五分鐘,不過,就算只有二到三分鐘也沒有關係。
長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持續養成習慣。如果可以,請一天實踐數次。
為什麼不光是學校,就連企業研修都會導入正念課,甚至當紅的藝人或名模、運動員也都積極參與?原因是真的相當有效。
首先在前面說明過的心理層面方面,正念具有減輕壓力、消除不安感、增加幸福感、帶來振作心情、穩定精神等效果。
在學習方面則有提高專注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效果。
甚至,在溝通方面還有增加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體諒等效果。
【延伸閱讀】
1天5花分鐘,學習「正念練習法」,對抗癌症、慢性疼痛、心血管、精神等疾病發生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試試看「呼吸法」,不只情緒恢復,更能提高專注、記憶力,增加同理心...
──本文摘自《情緒恢復:告別玻璃心的韌性練習》,遠流2019年3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