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影響力】聽懂自己,也聆聽別人...

【身體影響力】聽懂自己,也聆聽別人

2016-11-18, on 紓壓良方



 

閉上眼睛,現在聽見了什麼?身旁家人說話的聲音,同事敲打鍵盤的聲音,冷氣機運轉,摩托車疾馳而過的聲音,雨滴到窗戶的答答響,樹上鳥叫聲,甚至有人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聲……

生活周遭,隨時隨地都有各種聲音,有些我們會注意到,有些則根本沒留心,還有些會在有意無意間「左耳進,右耳出」,就算聽見了,也完全沒感覺。記不得,想不起。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的聽覺是一個相當神奇的系統。從原理來看,聽覺指的是聲源振動引起空氣產生聲波,通過由外耳和中耳組成的傳音系統傳遞到內耳,再經內耳的「環能作用」,將聲波的機械能轉變為聽覺神經可以接收的神經衝動。接著,再傳送到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產生主觀感覺。


所以,「聽見」必須要有聲音的音源,而這個音源還必須在人類能夠接收的頻率區間,音量的大小要足以傳遞到耳朵。除此之外,還要把空氣分子的振動轉譯成神經訊息,再傳送到大腦,這樣,我們才算是「聽見」了。


聽見,不等於聽懂


不過,這並不等於「聽懂」,接下來要結合以往的經驗,才能成為大腦中有意義的聽覺訊息,也才會對聲音產生一些反應。


例如:在馬路上聽到身後傳來聲響,大多數人不必轉頭看,立刻知道那是車子的聲音,會立即聯結到「車子來了,危險!」的意義,所以馬上往路邊靠。這些反應,從聽到聲音的瞬間算起,可以在不到1秒鐘內就完成。

 

同樣道理,如果學生聽不懂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覺得上課好無聊,以後只要老師站上台講話,大腦裡就會自動出現「好無聊,不必聽」的反應。那麼,不管老師在台上如何再三強調的重點,對這個學生來說,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就是「恍神」「放空」的狀態。
聆聽,是五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身為醫學學者,同時也是輔仁大學校長的江漢聲指出,聆聽,是學習音樂與語言最重要的訓練。聆聽,可以感受大自然最微細的聲音,體驗自己和別人的聲音及身體語言。隨著醫學科技及大腦神經科學的進步,更發現音樂能用來療癒或治療的可能性。


聽覺,是我們與這個世界聯結的重要管道:透過聆聽,我們可以理解家人,朋友心中的想法,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聽課,聽演講,是學習的重要管道,也是傳承文化的方式。除了聆聽別人之外,安靜下來聽聽自己:心裡深處的感受,久遠的回憶,對於世界的觀察與思索……都會讓每個人更懂得如何愛自己,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初衷。



女性天生聽力較好
雖然同樣擁有聽覺,但由於大腦構造的不同,男女在聽力方面有相當明顯的天生差異。在《養男育女調不同》書中,作者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醫師指出,從1980年代開始就有許多研究發現,新生女嬰比男嬰聽得清楚,少女也比少男聽力更好,而且差別隨著年齡增長,越大越明顯。


此種天生差異在生活中會產生許多影響:三十多年前,心理學家艾瑞克.厄特(Eric Elliott)就發現,11歲的女生被噪音干擾的程度,遠比同齡的男生大,如果某個噪音達到干擾男生的程度,那麼,比這個噪音低10倍的聲音就足以干擾女生。因此,很多男生認為無意識敲桌子,踢椅子「根本沒什麼」,卻讓女同學和女老師覺得無法忍受。


這個問題,當然也牽涉到孩子學習類型的差異。「加速學習系統」(Accelerated Learning Systems)創始人柯林.羅斯(Colin Rose)指出,人類的學習模式依照接收,感受和表達訊息的差異,可大致分為3種風格類型:視覺,聽覺和動覺觸覺型。


費卡維指出(AI-Failkawei),聽覺學習型的學生喜歡用「聽」來接收訊息及學習,他們較喜歡大聲的讀文章,或是由別人讀給他們聽。他們可以牢記別人所說的話,還能藉此模仿別人思考的方式。他們非常擅長說話,也喜歡從音樂和廣播中學習。不過,如果聲音太大或太小,都會對他們的學習形成干擾。所以,同樣的音量,可能男孩覺得聽不見,很無聊,對女孩來說卻很可能已經是過大的噪音。老師在安排教學方式與座位時,都需要特別留意。


用心聽,讓人與人更靠近


聆聽,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很多爸媽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發現小時候可愛的孩子變了,回到家不但不發一語,甚至完全沒有耐心聽父母說任何話,把門一關,將所有的關心與擔憂擋在門外。但奇怪的是,卻和同學朋友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心事。

 


還有,在公司裡明明能言善道的先生,回到家竟然只會攤在電視前或繼續滑著自己的手機。太太說了一大堆話,只換來心不在焉的「嗯嗯」。問他在公司還好嗎?也只有「就這樣啊」,「差不多啦」,似乎完全不想和太太分享自己的感受。


「無論是親子,夫妻或朋友,想要維繫良好的關係,就要懂得願意聆聽。」臺藝大音樂系講師李明蒨,寫了多本推廣音樂生活化的書,她在書中經常提到,用心聽,開放的聽,接納的聽,才能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聆聽,代表的是尊重與包容。說話的人因此感受到被理解,安慰,進而願意更深入更完整表達自己的心聲。有趣的是,渴望被聆聽其實是人天生的本能需求,無論是小嬰孩或老人家,都希望被傾聽。


每個人都期望被傾聽


在國小任教的王老師,曾發生過一次難忘的經驗。3年級的課堂上,她請學生分組唱歌,每組5人。但其中一組只有4人,且有2個孩子心不在焉,唱得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她有點不高興,打斷了他們:「唱成這樣,我不想聽,你們不要唱了!」


等全班都唱完後,她開始上課時,發現班上一位向來表現優異的孩子,把頭撇開,明顯不願意聽課。她問這個孩子,為什麼不專心聽課?不料,向來文靜有禮上課專注的孩子竟說:「既然你都不願意聽我們唱歌了,為什麼我要聽你上課?」


孩子的話讓她赫然發現,原來她在怒氣當中的反應,讓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拒絕」,於是孩子以同樣的拒絕來對待她。雖然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或許已經學會,不要如此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但不可否認,拒絕聆聽,仍然是心頭隱隱作痛的傷。


聆聽自己,掌握豐富心靈


在聆聽他人之外,聆聽自己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雲門教室黃旭徽老師說,在東方哲學中有種修行的方式,就是安靜下來,閉上眼聆聽自己的心跳,感受呼吸,慢慢練習之後,甚至有人能夠聽到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聲音。


或者,也可以試著聆聽自己腦中的聲音:你的夢想是什麼?目前你生命中最大的難題是什麼?有什麼人或什麼事讓你深深感恩?有哪句話讓你深有同感?在完全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中,緩緩呼吸,傾聽自己,可以安定身心,也有助於釐清紛亂的思緒。



結合閱讀與聽覺,進行心智排毒


還有另一種聆聽的方式值得參考。被稱為「半導體教父」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雖然已經84歲,但思慮敏捷,身體健康絲毫不輸年輕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除了規律生活,飲食清淡,不應酬之外,他還有獨特的「張氏養身法」:把閱讀,音樂配合不同時間的生理和情緒脈動做搭配,透過聆聽音樂加上閱讀,培養專注力也能讓心智清明。


清晨起床後,是讀報時間,為了掌握國內外政經情勢和分析,必須專注思考,因此搭配的是嚴肅且有濃厚宗教味的巴哈。午後近黃昏,在一天工作即將告終前,則選擇閱讀可打開想像空間的名人傳記,再佐以雄壯澎湃的貝多芬。或張忠謀形容「美得令我落淚」的普契尼歌劇,打開因工作而糾結的腦力,釋放感性情緒。臨睡前,再以最能平穩神經和心跳的莫札特,蕭邦,搭配文學小品閱讀,平靜自在的迎接睡眠。


聽音樂加上閱讀,是張忠謀規律養生的祕訣之一,也像是一種「心智排毒法」。透過以文字和音符代謝掉一天的壓力與緊張,讓大腦與情緒重新恢復清晰,隨時都能擁有專注力與思考力。

 

更多內容請上《雲門教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