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幸福主題,古今中外99位名人的美好時光邀請-《99個幸...

11個幸福主題,古今中外99位名人的美好時光邀請-《99個幸福時刻》

2015-03-14, on 紓壓良方



【早晨】

雨後新霽

徐霞客,明朝文人旅行家

下文出自他的遊記,天台山,一六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馬首西向台山,天色漸霽。又十里,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自奉化來,雖越嶺數重,皆循山麓;至此迂迴臨陟,俱在山脊。而雨後新霽,泉聲山色,往復創變,翠叢中山鵑映發,令人攀歷忘苦。

 

明朝文人徐霞客出身富裕,三十一歲時,他頭一次來到如此人煙稀少的偏遠山區,這裡是佛國淨土,禪院聖地。有些建於隋唐時代的古剎就在附近。

徐霞客帶著幾個僕人,還有一位和尚朋友,在早上冒雨出發。這是他們遊歷的第一天,一個濕漉漉的春日早晨。他的周遭奇峰高聳。他所推崇的道教祖師就是在此發現了天、地、水三官。

昨天還是個晴朗無雲的日子,但今天卻陰沉沉的,還傳說此地有老虎出沒。想到這些大蟲就在附近,實在教人心驚膽跳,據說上個月牠們就曾傷人。整體來說這該是個教人心焦而不安的早晨,但這群遊客還是毅然決然出發了。

他們在雨中攀爬山坡,起先還騎在馬上,但不久就得下馬步行。逐漸的,天氣變了。上山的路蜿蜒迂迴,最後坡度終於不再那麼陡斜,他們來到了山脊,無巧不巧,太陽就在此時露了臉。

突如其來的,山坡因為這些雨水而閃閃發光,原先雨中旅行的不適,如今化為徐霞客新生命第一天的神奇景觀。平凡的俗世轉變成了崇高的景象,旅途的困難化為了福祉。他繞過山路的彎處,一腳踏入了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這雨後初晴的日子,剛由青年步入壯年的男子見到萬物清澄明淨的輪廓。他正往第一個

高峰出發,在第一線陽光露臉之後,展開了美麗的一天,「泉聲山色,往復創變,翠叢中山鵑映發」。

在這之前,徐霞客的人生並沒有清晰的目標或明確的雄心。然而在這次的旅程之後,他展開了其他的旅程,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旅行者和旅遊作家。在他轉過濕滑山路最後一個彎後,所感受到最初的快樂,足以讓他踏上他自己的人生旅程。

 

【友誼】      

自由自在的鋼琴音樂會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學生、後來成為作曲家

下文出自他寫給朋友的信。德國茨維考(Zwickau),一八二七年十二月一日

 

上週六我和華特與雷舍到施內貝格(Schneeberg薩克森邦的一個山城)。週日大約四點時,我們動身回來,結果碰到最糟糕的天氣。雪積到一碼深(約九十公分),又沒有人踩出來的路跡可循;我們一個個都掉進路邊的水溝,因為它和路根本無法分辨。等到凍得發抖的我們抵達哈斯洛(Haslau,在茨維考城外),當然全都先吃了烤豬肉和醃黃瓜。我們還剩一點錢,所以各自點了一大杯摻水的烈酒;接著大家興奮起來,三人把酒言歡,還唱學生唱的歌。滿室都是農民……最後華特告訴他們我很會彈鋼琴等等──簡而言之,我們度過了音樂戲劇的夜晚。我用「佛瑞多林」(Fridolin)的調子即興演奏,那些鄉下人看著我的手瘋狂在琴鍵上舞動,不由得目瞪口呆。演奏完之後,大家跳了一小曲歡樂的舞步,我們用不尋常的方式讓農村少女旋轉……一行人在十二點之後才回到茨維考,還頭昏腦脹東倒西歪。這的確是最歡樂的夜晚,值得一繪!

 

浪漫樂派大師舒曼於一八一○年出生在薩克森邦的茨維考。一八二七年,他還在茨維考高中讀書。他父親發現他有音樂方面的才華,也鼓勵他,但次年他離開學校之後,卻赴萊比錫去學習法律。不過他在學校的朋友對他在演奏鋼琴上的造詣十分得意,而光是他們對他才華的欣賞,就已經對他日後成為音樂家有所影響。

他和兩位這樣的朋友華特與雷舍趁著週末一起步行到茨維考南方的施內貝格,但在週日晚上他們回家的路上,天氣變壞了,他們陷身雪中。他們掙扎向前,走到茨維考城外哈斯洛地方的一間酒館時,全身又濕又冷。他們先吃了美味的一餐,恢復精神之後,發現還有餘錢可以喝杯摻水的烈酒飲料。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歡天喜地、興致勃勃唱起學生的歌曲。在他們對音樂的共同喜好中,自然而然流露了彼此的友誼。

酒館裡「都是農民」,顯然這是當地人喜歡來的地方。舒曼的朋友華特忍不住要告訴大家他的友人「很會彈鋼琴」。這個年輕人將來會以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身分,穿梭在歐洲各個宏偉的音樂廳。華特為他的朋友驕傲,而這種情感也是他們對人生和音樂自然的共同喜好。

舒曼在酒館的鋼琴前坐下,他想到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用『佛瑞多林』的調子即興演奏」。他的手指頭改變了旋律。顯然是倒著彈,或快、或慢,變換著各種花樣。其他的客人「不由得目瞪口呆」,而他必然也了解到,在學校和家這兩個嚴格的世界之外,他找到了真正的聽眾。他花了一個週末和朋友出遊,才登上這無拘無束和自我表現之島。

在令人驚異的表演結束之後,他又恢復學生身分,三個好同學在寒冬晚上,一起在溫暖的酒館裡享受。他也和女孩跳舞,應該是隨著當地人所奏的音樂。友誼給了他信心,讓他探索自己的天才,並且也歡迎他再度回到單純而共有的青春世界。他們來時又冷又累,卻很晚才動身回茨維考,因為他們一起度過了「最歡樂的夜晚」。

 

【家庭】

想到子女的甜蜜

山上憶良(やまのうえのおくら),歌人、官員

下文出自他的歌。日本京都,約西元七百年

 

食瓜憶兒女,

食栗情深意更切,

兒等緣何來,

童稚身影烙眼前,

反側輾轉不成眠

 

山上憶良學而優則仕,居住在京都皇宮之內。他寫此和歌時已入中年。雖然他後來擔任駐中國的使節,也當過縣守,不過在他寫這首和歌時,事業生涯並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在描述自己為什麼感受到活著的快樂時,並不在乎宮廷生活的榮華富貴,他既不談財富也不提權勢。相反的,他談的是子女帶給他的快樂。和這種幸福相比,其餘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和歌中描寫了兩個十分純真的時刻,一個是吃瓜的歡喜,他邊嚐這種水果,邊想到子女的甜蜜;到了秋天,他吃零嘴栗子時,栗子的香甜也同樣讓他想起對子女的關愛。他們是他人生中最甘美的部分。他用和歌表達關懷他們的感受,就像品嚐舉世最甜美水果的味道。

正因為子女不在身邊,使得他對他們的愛更加強烈。擁有孩子的美妙和食物出人意表的甘甜味,兩種感受融合為一。瓜和栗子不但香甜,而且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毋須努力奮鬥也不必靠機會就能品嚐。它們既非戰爭中劫掠而來的戰利品,也不是辛勞工作的報酬,而是大自然所賜的福祉,是像愛一般流瀉的人生滋味。

為什麼孩子的身影「烙眼前」?山上憶良不禁疑惑,這種福祉是來自哪一種看不見的根源?

是哪一股秘密的泉水,由此湧出了生命之河,流進人們的生命裡?這樣的好奇心正是造成這些快樂時刻的部分原因。山上憶良喜歡時時反省,重重的問題就像瓜和栗子一樣,讓他心裡湧現了甜絲絲的滋味。基於這股好奇心和感受,使他比皇宮中的其他人更廣泛涉獵哲學。在當地正統的佛家思想之外,他發現了著重家庭之愛觀念的孔子儒家。

孩子的影像有時在他眼前,鮮明得讓他夜不安枕,這是生命本身的熱情,充滿了活力,讓他輾轉反側。在夜闌人靜的時分,他的歡喜融合了渴望。

在他口裡含著瓜和栗子的強烈香氣之時,他的子女彷彿就在面前。就是這種親密的感受,這種實實在在的子女之愛,讓山上憶良得到了真正的快樂時光。

 

【大自然】

有趣的短耳梟

吉爾伯‧懷特(Gilbert White),副牧師、自然學者

下文出自他的日記。英國漢普郡塞爾彭(Selborne),一七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隻短耳梟今天黃昏以極不尋常的有趣方式現身,繞著我那株朝四面八方伸展的大橡樹,一圈又一圈俯衝了二十次,大多都是貼著草地,但偶爾朝上穿梭在樹枝之間。這有趣的鳥兒其實是在追逐樹裡一窩特別的蛾(phalaena。這種短耳梟有數種;在此際展現了我認為比燕子還高明的翅膀控制力。

當有人在晚間接近短耳梟的棲處之時,牠們會不斷在入侵者的頭上盤旋,並且用力把翅膀集結到背部上方,擺出鴿子常有的打擊動作,猛力拍打,或許是因為擔心牠們的雛鳥而以此動作威脅和警告。

短耳梟喜愛橡樹,無疑是因為食物之故;因為第二天傍晚我們又看到一隻,在同一株樹的枝幹間穿梭數次;不過牠並沒有像前一晚那樣,在草地上繞著枝幹飛。這些鳥五月在橡樹上找到了鰓角金龜(Scarabeus Melolontha),仲夏則是夏季金龜(Scarabeus Solstitialis)。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只有兩小時能觀察到這種鳥類;而且是在日落之後一小時和日出之前一小時這兩個朦朧薄暮和晨光之際。

 

吉爾伯‧懷特是英國南部塞爾彭村的教區牧師。早先他是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Oriel College)的研究員,也是數個教區的牧師。如今他垂垂老矣,在同一個地方已經住了三十年。他是知名的業餘自然學者,多年來一直都在記錄當地的鳥類和野生動物。雖然他的書《塞爾彭自然史與民俗紀事》(The Natural History and Antiquities of Selborne)日後成了自然書寫的經典名著,但他卻是在浩瀚的私人日記中,留下了最原創和完整的周遭世界日常變化紀錄。

在一七九一年這個八月的黃昏,暮色逐漸低沉,對他來說,這是一天當中的好時光,因為他愛觀察所熟稔鄉間樹上、田野和籬笆上的鳥類。他一直都仔細記錄來來去去的各種鳥類品種。

這個黃昏,他漫步朝一棵他喜愛的樹木走去,「朝四面八方伸展的大橡樹」離他家有一段距離。他在田野裡看到了這隻短耳梟。他非常專業的辨識出牠的品種──短耳梟。他對牠們瞭若指掌,也知道牠們會突然撲向闖入者。

但他不只對分辨不同鳥類的類別有興趣,也能認出個別的鳥和牠們的個性,像他在這個夏天黃昏所碰見的這隻「有趣的鳥」。他發現牠有獨特的個性,但並沒有把牠想成人類,或者忘記牠真正的本性。

他靜靜的站著,看著這鳥「一圈又一圈俯衝」,繞著大橡樹,彷彿著了魔似的,大部分都是低低地盤旋,最後才突如其來向上飛起。

懷特深受吸引,他明白這有趣表現背後的動機,樹裡有一種蛾,是短耳梟的美食。

這個快樂的時刻是知識和想像力之間完美的平衡,牠「在此際展現了比燕子還高明的翅膀控制」,尤其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只有兩小時能觀察到短耳梟,使得懷特更加感動,這是一日將盡的珍貴恩賜。

他全神貫注,享受這田野中短耳梟的實體,而並不打算以任何方式捕捉牠。他感受到與牠的連結,為牠的自由和飛翔之樂而愛牠。

 

【飲食】

舉世無雙的甜李

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學者、旅行家

下文出自他的旅行回憶錄。摩納哥坦幾亞(Tangier),約西元一三五四年

 

經過十七天的航行,一直都順風,我們抵達了中國。這是個廣大的國家,各種美好的事物取之不盡……你在中國可以看到很多和埃及的糖味道一樣好的糖,其實更好;你也看到葡萄和李子。在大馬士革才可以吃到的李子,稱作奧斯曼尼(Othmani),我總以為是天下第一;但等我嚐了中國的李子,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這個國家也有絕佳的西瓜,就像花剌子模(Khwarezm位於今中亞西部)和伊斯帕罕(Ispahan,今伊朗的城市)一樣。簡言之,我們所有的水果在中國都可以找得到,而且還勝過我們的。

 

伊本‧巴圖塔一三○四年生於坦幾亞,他出身於飽學的摩洛哥家庭,本身也是法律及其

他方面的學者,但他終生的志業是旅遊,而且他也寫了史上最偉大的旅遊書之一 ──《遊記》(Rihlah ),談他所去過的許多地方。

伊本‧巴圖塔原該過較靜態的生活,但一三二五年他赴麥加朝聖之時,一切都起了變化。他決心要繼續旅行。三十年後,他走了數千里路,終於回到摩納哥述說他的故事。他把許多冒險口述給一名書記員聽,把腦海裡這一生在遠離家鄉的天涯海角所探索的每一刻都記下來。

在他赴麥加朝聖之後,他非但沒有回到摩洛哥,反而往波斯去。接著他胃口愈來愈大,先去了東非,接著是印度,在德里的蘇丹那裡擔任法官,他覺得德里是個美好的城市。他在德里待了數年,被蘇丹選為使節派往中國,這在他眼中是個傳奇的國度。他第一次啟程之後任務失敗;他遭遇船難,沒去成中國,而到了斯里蘭卡。不過最後還是抵達了他旅程中最遙遠的目的地。

伊本‧巴圖塔為中國目眩神移。他大部分的旅程都是在伊斯蘭世界中遊歷,當時由西班牙到北非和阿拉伯都包括在內。到了中國,他欣賞的是在遼闊大河邊的田野、玉米和果樹。

他對這個國家的飲食大為讚賞,中國也有糖,而且「很多」,他一嚐之下,拿中國和盛產糖的埃及相比。我們幾乎可以聽見他在考量兩者的風味,這獨特的糖先被他嘎吱嘎吱咬在嘴裡溶化,接著再烙印在他的記憶之中。第一次吃的印象是「和埃及的糖味道一樣好」,但接著他又覺得「其實更好」。另外還有其他甜食,眾多的水果,包括葡萄和西瓜。

尤其他頭一次品嚐了中國的李子,他記得在敘利亞最甜美的李子,當年他一嚐之下,覺得是天下第一,但現在他「嚐了中國的李子」,新口味教他驚喜,甜美得無與倫比,就像人生本身的滋味。

多年之後再回顧,這樣的記憶讓伊本‧巴圖塔肯定他這輩子的旅行人生都值回票價。還有誰能夠品評比較可能是舉世最美味的李子──由大馬士革到中國?

他的快樂是雙重的,第一是體驗味道的本身;接著是能夠比較全世界口味的喜悅。他初嚐中國李子的那一刻雖是平舖直敘,但他的整個人生都因此而得到肯定。

 

【健康幸福】

溫暖牆上的冬日陽光

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小說家

下文出自她寫給朋友的信。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一八六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自一月二十七日以來,我們的天氣就十分完美──壯麗的天空和夏日的太陽。在阿利坎特(Alicante),走在棕櫚樹間,映著光滑的棕色岩石和背景中棕色的房屋,讓我們幻想自己置身熱帶;一名和我們同行的紳士向我們擔保,這鄉間的景致很像紅海的艾登(Aden)。在這裡,在格拉納達,當然是冷得多,但陽光普照。日正當中時,貼著牆站在陽光下,讓我想到六月初在佛羅倫斯的感受。我們初來乍到時,格拉納達給我的印象使我略感失望,但其位置之美,幾乎無出其右者。站在阿蘭布拉宮(Alhambra摩爾王朝時期修建的清真寺、宮殿、城堡建築群)的諸塔之一,望著太陽落在洛哈(Loja)的暗山之後,餘暉映照在白色內華達山(Sierra Nevada)的山巔,而可愛的肥沃平原(Vega,西班牙語)在下方伸展,準備把一切賞心悅目的美食都呈送上來。這值得我們走很長很長的路程。我們明天黃昏該會前往科多瓦(Cordova),然後要去塞維爾,再回科多瓦,接著赴馬德里。

 

喬治‧艾略特是瑪麗‧安‧伊凡斯(Mary Ann Evans)的筆名。她在這年冬天赴西班牙度

假時,芳齡四十七。這封信是寫給她留在多雨倫敦的朋友兼出版商約翰‧布萊克伍德(John

Blackwood)。幾年前,他的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小說《亞當‧比德》(Adam Bede)、《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和《塞拉斯‧馬納》(Silas Marner),而在這過程中,他和艾略特也互相認識,並結為好友。她之所以來到西班牙,原因之一就是要寫一首長詩,希望次年讓他出版。


徐霞客、陶淵明、紫式部、蒙田、杜甫、歐陽修、松尾芭蕉……

幸福的氛圍,靠近瞬間就能輕易感受。

光采流轉於眼眸,當下即是幸福!

 

 

現實壓力讓你無法喘息嗎?

11個幸福主題,古今中外99位名人的美好時光邀請

每段文字、每個不同的故事,都閃爍著各自的光與影

藉由他們的引領,我們得以發現生活的智慧與歡愉

自然而然了解幸福,重拾被淡忘的喜悅

 

本書所描述的99個幸福時刻,或許是人生中的幾分鐘,或許是一小時,或者特定的某一天,時間由四千年前,跨越到不遠的過去;這些享受幸福時刻的人物,包括形形色色不同背景的男女老少,他們在全世界各地生活(或者遠赴天涯海角),包括北美和不列顛;歐陸和中國;北非、印度,和日本,包括膾炙人口,大家所熟悉的徐霞客、鴨長明、舒曼、陶淵明、紫式部、蒙田、杜甫、歐陽修、松尾芭蕉、喬治‧艾略特、威廉‧布萊克、托勒密、富蘭克林、費滋傑羅、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安徒生……

 

通過這些名人的文字敘述,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或許是生活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或許在鄉村的溪邊河畔,在自家花園或崇山峻嶺,在小木屋或華廈豪宅,在長途旅行的路上,或者在短暫休息的片刻,感受到活色生香的動人時刻,心頭湧現種種體會,達到平和寧靜天人合一的境界,發出歡笑。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這不僅是一本書,而且是一種禮讚、一場饗宴,就像假日一般,使人精神一振。它跨越了時間和文化的障礙,以最單純、最悠閒、最誘惑的方式,為身為有知覺人類的我們收集了生命體驗的精華。

──菲力仕‧帝科(Phyllis Tickle),《神聖時刻》(The Divine Hours)主編

 

我們在世上因日常的奇蹟而感受到的平靜歡喜,記錄在古往今來男女老少的日記和信件之中,由喬治‧麥爾森彙整編輯,穿插精彩的評註說明,由作者個人的生活體驗直指快樂的核心和它所鼓舞的人性。本書的字裡行間洋溢著單純的生命之樂,像朋友一樣,適合旅遊時隨身攜帶,也適合居家閱讀。

──愛德華‧張伯倫(J. Edward Chamberlin),《如果這是你的家園,你的故事又在哪裡?》 (If This Is Your Land, Where Are Your Stories?

 

本書以愉悅的方式,讓讀者透過新鮮的知覺,了解我們可以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找到快樂。它透過琳瑯滿目的作者、年代、主題,和地點,追蹤舉世快樂路徑糾結的路徑,比自助書籍更能讓你獲得快樂,其慷慨的盛情更是完美的禮物。

──克萊兒‧布蘭特(Clare Brant),《十八世紀書信與英國文化》(Eighteenth-Century Letters and British Culture

 

喬治‧麥爾森爬梳了自古至今的檔案文件,不只是偉大的文學作品,也包括一般人忽視的文獻資料:私人信函、日記、旅遊日誌、詩文。他得到的並不是重大的啟發,或者精心籌畫的作品,而是充滿快樂和活力的片刻。原來橫跨各文化、縱貫數千年的人類,所共享的正是這些毫不矯飾的小小歡喜。麥爾森讓往昔的這些珍貴時刻重獲生命,進入我們的人生之中。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哈里‧艾雷斯(Harry Eyres)

 

作者簡介

喬治‧麥爾森(George Myerson

著作甚豐,內容包括古代和當代文化、現代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哲學。他是劍橋大學英文博士,多年來在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及副教授。

 

 

目次

前言

 

【早晨】

  • 週日無憂無慮的馳騁之樂 伊莎貝拉‧博德(Isabella Bird),
  • 穴烏的歌聲劃破了迷霧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
  • 洗冷水澡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 雨後新霽 徐霞客
  • 耶誕節的清新空氣 亨利‧懷特(Henry White)
  • 燦爛陽光驅走了幽暗 派屈克‧肯尼(Patrick Kenny)
  • 賴在溫暖床榻上的欲望 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
  • 大教堂建築群的冬日黎明 安娜‧西沃德(Anna Seward)

 

【友誼】

  • 攜手讀古籍 威廉‧德‧克勒克(Willem de Clercq)
  • 攀上山坡頂 鴨長明
  • 閒話和歡笑不斷的早餐 喬治‧柯特勒(George Cutler)
  • 逍遙自在通宵跳舞 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
  • 期待一位紳士來訪 瑪麗‧羅素‧米特福德(Mary Russell Mitford)
  • 天南地北閒聊天的快樂 莎拉‧康乃爾(Sarah Connell)
  • 便餐聚會 何瑞斯(Horace)
  • 自由自在的鋼琴音樂會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花園】

  • 歸去來兮! 陶淵明
  • 一絲春意 湯瑪斯‧葛雷 (Thomas Gray)
  • 繁花似錦 瑪麗‧道森-戴莫(Mary Dawson-Damer)
  • 皇宮內破曉前 紫式部
  • 十全十美的芬芳 歐吉爾‧紀斯林‧德‧比斯貝克(Ogier Ghiselin de Busberg)
  • 溫室花朵的愉快干擾 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
  • 人造彩虹 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 為生日放光添色的花果 奧利佛‧溫德爾‧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家庭】

  • 想到子女的甜蜜 山上憶良
  • 赴公園郊遊 夏綠蒂‧布斯斐德(Charlotte Bousfield)
  • 對未完工的新居洋洋自得 楚菲娜‧懷特(Tryphena White)
  • 骨肉團圓 杜甫
  • 為健康深深感恩 約翰‧赫爾(John Hull)
  • 舐犢情深 愛德蒙‧弗尼(Edmund Verney)
  • 生離死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