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追追追,基改、食品添加物需登錄...

食藥署追追追,基改、食品添加物需登錄

2014-12-31, on 健康醫療



103年是食品業最「黑」的一年,不僅黑心食品爆個不停,包括油品、泡麵、豆乾、糕餅、豆製品都被「黑」了,相關廠商信譽也跌到谷底,衛福部食藥署亡羊補牢,在103年最後一天、 12月31日起,直至明年初,對食品工廠實施「非登不可」、強制檢驗、第三方驗證、「非追不可」等措施 ,希望黑心食品不要再來了!
8大食品類別業者需建立從原料至產品製造及流向紀錄。
‧5大加工食品強制檢驗
近年油品、飲料、澱粉使用違法添加物等事件層出不窮, 食藥署先後強制食品添加物業者於103年5月1日前、食品油脂輸入業者於10月31日前登錄 ;10月31日起,並強制資本額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的食用油脂製造工廠自10月31日起實施檢驗材料到成品的檢驗。

為防杜食心食品流竄,食藥署從103年12月31日起,將「水產食品工廠」、「肉類加工食品工廠」、「乳品加工食品工廠」、「食品添加物之製造及輸入業者」、「特殊營養食品業者(取得查驗登記者)」等5大類加工食品列入第二波強制檢驗的範圍,業者需定期自主檢驗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每季」或「每批」至少進行一次強制檢驗, 這些類別食品包括罐頭肉類、重組肉、乳製品、包裝火鍋料以及重症或慢性病人使用的管灌食物或流質營養品等 ,未依規定執行強制性檢驗,可處以最高300萬元罰款。

‧罐頭業者第三方查核
食藥署再接再厲,規定103年12月31日前,領有工廠登記、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的製造、加工、餐飲、輸入及販售食品業者(含塑膠食品容器具包裝、製造、加工及輸入業)都必須向該署「食品業者登錄平台https://fadenbook.fda.gov.tw)」完成登錄。

‧民國104年1月1日起,還將強制罐頭食品製造業者需接受第三方驗證機構到工廠實地查核 ,證明符合食安法及相關法規規定;2月5日起,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基因改造字樣的食品、標示非基因改造字樣食品、水產食品、肉類加工食品、乳品加工食品、餐盒食品、食品添加物等8大食品類別業者,則需建立從原料至產品製造及流向紀錄,希望透過這些「非登不可」、「非追不可」措施,讓黑心食品絕跡。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