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死也要自拍」的自戀蠢蛋們,說穿了,他們只是拚了命地在保...

那些「死也要自拍」的自戀蠢蛋們,說穿了,他們只是拚了命地在保護...

2015-10-07, on 健康醫療



作死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據美媒Mashable的調查報告稱:今年因自拍死亡的的人數上升到12人。

實在想不通自拍怎麼會死亡?難道是這樣,Life小編早晨一不小心自拍了一張,然後大吼一聲“怎麼可以這麼帥”,然後暈倒了~這麼想想的確有點道理哈。

因自拍死亡的12人中,竟然還有“和鯊魚拍照”被咬死的。

這不是死亡,這是真真正正的作死啊。和誰一起拍照不好,要千里迢迢去找鯊魚自拍,更悲催的是趕上人家鯊魚的“甜點時間”​​。看看下面這張圖,2015年因自拍而死亡的人數都還比被鯊魚攻擊而死亡的人數高咧。

還有人在飛機上自拍,結果墜機。

爬山自拍,結果墜崖。


拿槍自拍,結果失手一槍崩了自己。話說拍照為什麼要裝子彈呀,別人根本看不到啊,喂~

還有在西班牙奔牛節上,一名男子在自拍中被牛​​角頂死。

最慘的是這個——在山上自拍被雷劈死~

Life小編提醒各位自拍狂魔,自拍是一種病,一不小心要人命,且拍且珍惜呀。

(來源)

既然提到了這些自拍魔人,順便來談談促使人們在面臨生存交關的時刻,仍舊死也要自拍的心理因素吧。心理學家表示,在瀕死時第一時間選擇自拍並不僅僅是自戀作祟,也是人們求生和自衛的本能。

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院的助理教授Jesse Fox說:“一般來說,在緊急情況下自拍是沒有什麼鳥用的。即使有用,那也是你的攝像頭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況或襲擊者的樣貌,選擇自拍只是你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很重要而已。”

今年一月,Fox開始了一項自拍心理學的研究,並在一本刊物上發表了名為“個性與個體差異”的研究論文。研究表明那些愛自拍的人更容易受自戀症和精神疾病的困擾。不過關於保命自拍,Fox認為其背後一定有什麼特殊的動機,她甚至認為這種行為可能是我們祖先遺傳下來的。

“在緊急情況下選擇拍攝自己而不是周邊情況,說明自戀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她解釋道。“人們認為這些照片可能會讓自己大紅大紫,所以自己必須成為事件的親歷者,但如果沒有自拍,就還要費勁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自拍的時間也和很重要,如果一切都風平浪靜了,自拍也就沒什麼價值了。“也許有些人是想通過自拍給家人或者朋友報平安,”她說到。“或者有些人只是想在最後時刻給自己愛的人留個念想。”

在心理學理論中,人們面對死亡時總要記錄下自己最後的時刻,所以保命自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的自衛本能。

自拍無罪,自拍有理

在潛意識層面,危急時刻選擇自拍不僅僅是出於簡單的愛好、炫耀或者分享等原因。“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自戀,”馬薩諸塞大學心理和腦科學學院的教授Susan Krauss Whitbourne說,“我想這個理論可能更適合這種情形,那就是當死亡提醒的鐘聲迫近時,你會更加注重保存和保護自己的身份認同。 ”

那麼這個所謂的“死亡提醒”到底是什麼呢?Whitbourne表示這個名詞來源於恐懼管理理論,該理論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行為背後的主要驅動力。

“簡單來說,恐懼管理理論認為當人類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便會自發的對自我意識和身份進行保護。” Whitbourne解釋道。

所以說自拍在危機情境下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機制。在有些情況下,人們自覺命不久矣,便會將自己最後時刻的影像留給自己摯愛的人。同時,根據恐懼管理理論的描述,人們在危急時刻會自覺保護自己的身份認同。

智能手機改變了我們應對危險的方式

經過討論後,我們認為這種奇葩的自拍行為(特別是劫後餘生後的自拍)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且微妙複雜的。舉例來說,有些人對危險的來臨比較後知後覺,他們只是想來張搞笑的自拍;其他人在不可控的危機來臨時,則願意在手邊做一些自己較為熟識的事情來欺騙自己,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事實上,社交網絡將我們納入了反饋循環中,讓我們在任何環境中都不自覺的去自拍。而情況越危急,就更能引起其他人的關注和興趣,那時我們的自拍欲會更加旺盛。

“只要那幫社交網絡上點讚、轉發和評論的人繼續存在,各種自拍狂魔就不會消停下來。”Fox說道。“如果每個人都能改掉點讚、轉發和評論的習慣,無視各種自拍刷屏,那些閃瞎我們雙眼的自拍照便會迅速消失。”

記住,面對死亡的方式有很多,但自拍絕不是你的最佳選擇,因為你比社交網絡上的任何一個最新動態重要的多。如果你不幸撞上了倒霉事,自拍照的唯一作用就是證明你受老天眷顧,所以今後振作起來積極過好每一天吧。

(本篇摘自Life生活網來源)

 

22張圖讓你知道杜拜人民到底有錢到什麼程度

影片播到一半突然卡住,這時螢幕上出現了一行字,接下來發生的事讓所有觀眾都驚呆了::散場時所有人卻都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離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