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的功課(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顧浩然)...

捨得的功課(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顧浩然)

2015-09-24, on 紓壓良方



捨得的功課 (杏語心靈診所 資深治療師顧浩然)

 前幾天,在診所結束一個會談,等待下一個個案的空檔,我離開診所,在熱鬧的台北東區閒逛。一方面,調整自己剛剛與個案會談後的心情,另方面,也出來透透氣。

 台北東區是個可怕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很可能讓自己口袋裡的荷包大失血。

 我走著走著,就逛到了一家鞋店。

 我穿這家牌子的鞋已超過十年,我對它的印象很好,因為很好穿,也很耐穿。

 看著看著,看到一雙不錯看的皮鞋,感覺和我現有的褲子滿搭的,而且標榜全鞋面都是防水材質,不怕下雨。這可真讓我心動了。可是看看標價,怪怪,四位數的六字頭。

 我打電話給我老婆,跟她說我看上了這雙鞋子,她一聽價錢,神回我一句話:「你又不是蜈蚣…」,我立馬踩了煞車。

 但我還是帶著有些失望的口吻跟店員抱怨。我說,我一向都是穿妳們家的鞋子,但這些年,一路從二千多元穿到現在,愈來愈貴,愈來愈買不下手。

 話說在這件事之前,已經有同事因為當天小七有推出,買六罐飲料就送一個Hello Kitty馬克杯的活動,而像失心瘋般地狂買飲料。所以,當天,診所冰箱就塞滿了可以喝上好多天的飲料。

 逛完鞋店回到診所,我就跟這群可愛又專業的同事們分享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小七的活動關係,當我告訴同事們關於看上鞋子卻買不下手的掙扎心情後,一群人就在旁一直搧風點火,鼓勵我:買啦買啦…。

 我後來把這件事寫在個人的fb上,朋友紛紛就在臉書上回應我。有人稱讚我老婆有智慧、也有人鼓勵我買…,各種理由都有,真的很有趣。

 「需不需要買」或「該不該買」鞋子這件事,說起來是小事一樁,但人生,我們常要面對比這件事還要困難好幾百倍的選擇,比如說,「該不該放手一段關係?」比如說,「該不該放下父母親對我們的期待,追尋自己的人生」…?

 有個朋友的父親,多年前有了外遇,朋友的母親當然知道先生的事。但多年來,這位母親因為較為傳統,因此依然繼續留在這段婚姻關係中。而朋友的父母親,在他們的朋友圈中,始終也都被視為是一對模範夫妻。

 然而,看在朋友的眼裡,面對父母親的婚姻關係,面對這樁家庭秘密,心裡頭卻是極其掙扎。

 朋友有個被父母親視為是很優秀的哥哥,從小到大,朋友也一直被父母親拿來和自己的哥哥做比較。很遺憾,這個比較,無形中也讓朋友活在自己比不上哥哥成就的陰影中。

 令人難過的是,朋友的哥哥最後卻罹患了憂鬰症。為了擺脫來自父母親期許的壓力,也為了不想再讓自己揹著難以為外人道的家庭秘密,哥哥最後選擇了搬離開家,獨自在外生活。

 後來,朋友也做了跟哥哥一樣的選擇。

 不同的是,哥哥幾乎不再去想過問父母親的感情生活後,有份不錯的工作,生活也開心許多。

 但朋友不然,雖然身體離開了父母和這個家,但他的心,依然有條看不見的線,將自己與母親的悲傷綁在一起。

 「妳覺得,0-10分,開心的程度有幾分?」有一天,朋友問了剛和父親一起出國旅遊回來的母親。

 「7.5分」,母親給了朋友這樣的數據。

 但朋友心裡很清楚,母親一點也不快樂,「我不懂,為什麼她要這麼努力地維持這個形象…」。朋友很困惑,但語調卻是哽咽的。

 「當你看著媽媽的背影,你覺得自己感受到的是什麼?」聊著聊著,當朋友提到了那次和媽媽談完後,看著媽媽從沙發上起身,轉身緩步走回房間的背影時,我問了朋友這句話。

 「孤單、寂寞…」。朋友嘆了口氣,攸攸地從口中飄出了這幾個字。

 朋友想到,某一天,母親曾在與他聊天時問他:「有一天,你會不會也會拋棄我?」

 「當你感到媽媽的孤單寂寞心情時,會不會也彷彿看到自己這些年,努力地想要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努力地想要從父親口中獲得肯定,卻始終都不可得時的心情…?」我試著回應朋友可能的心情當下,沒想到,朋友的兩串熱淚立刻流了下來。

 由於朋友一直很難理解,甚至生氣母親面對父親外遇的態度,氣母親明明不開心,卻還是要留在這段婚姻關係中。於是,我問朋友,有沒有想過,這會不會是媽媽在得知先生有外遇的這些年,努力地讓自己活下來的力量:「至少,她靠著心中為自己所建構的理想家庭樣貌,讓自己活下來?」

 朋友的沈默不語,頓時讓當時週邊有些喧囂的氛圍,感覺到立刻凍結。許久之後,朋友再次深深地嘆了口氣,點點頭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說,捨得、捨得,好像要捨,才有機會得。沒想到朋友回應說:「但我不知道自己要『得』什麼,所以,我也不知道要『捨』什麼?」

 我就在想,這些年陪伴著許多個案的經驗,很多人都和我的這位朋友一樣,於是他們來到診所尋求協助,想要為自己的困惑找到一個解決的答案或方向。

 但經驗發現,一開始原以為想要解決某個問題,但幾次的談著談著,才知道,原來想要解決的問題或困境的背後,竟還有更深的需要與渴望。

 其實心理治療的核心議題,始終不脫這兩個:「我是誰?」「我要什麼?」

 談「捨得」二字,會不會需要先知道我們想要「得」什麼,然後才知道我們要「捨」什麼?

 可是,這又無法讓我們逃離一個重要的功課:我們得知道我們是誰:究竟是別人期待的「我」?還是我自己想要的「我」?

 而後者,就一定是我真正想要的嗎?還是,我們不知不覺地,把別人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期待,變成了自己所以為的「我要的我?」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而最難的選擇就是50、50。

 有沒有「最好」的選擇?那麼,什麼又是最好?是你的最好,還是我的最好,還是他的最好?

 我的朋友,正面臨著一個很難的選擇:「我該不該放手讓母親過她想要的生活,即使,我知道她並不開心?如此,我才能好好地開始過自己的人生?」

 我想,這背後,是有著他對母親很深很深的愛與不捨,也有他對自己在這過程中所面臨的掙扎與糾結吧!

 而我又能做什麼呢?

 我想,我只能在他想要找我聊聊時,陪著他,但我知道,我沒辦法為他做決定。

 我只能陪著他,在他尋找自我的過程中,陪他走一段路。

 我只能期許自己,做到能像個厚厚的軟墊,承接著他的苦痛與悲傷,害怕與茫然…。直到,他可以為自己做一個屬於他想要為自己做的決定。

 一如,我在診所陪著許多個案一樣。

 想著想著,我究竟該不該狠下心來買我喜歡的鞋子?

 關於這點,嗯,我得好好地想想,我到底是為什麼而去買它?是為了它很實用?還是為了我可以聽到別人說:「嗯,你穿這雙鞋很好看,很適合你…」。

 因為這兩個是不同的,前者是需要,後者是想要。

 話說回來,相較於人生更多嚴肅的課題,買不買這雙鞋子,其實一點也不需要我花那麼多心思,甚至不需要為它而感到掙扎或糾結吧!

 因為,只要需要與想要同時存在,加上哪一天我能力許可了,也許就會買了。

 但生命的課題,人生的課題,卻不是那麼容易選擇,捨與得之間,往往就可能是50、50,別人很難給我們答案。即使給我們答案,但他們卻無法為所給我們的答案負責任,因此,最後,我們還是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不同的是,如果我們愈對自己有多一點的了解,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與特質,並且容許自己帶著這些資源與特質,走上冒險的旅程,也許,就有機會做出合適我們的選擇,然後,才發現到,哇~~,過去不曾被我們自己所看見的潛能,竟因此而發揮出來。

 於是,我們會驚喜於自己:竟又往前跨出了一大步了。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杏語心靈診所》官網 www.reangel.com;歡迎加入《杏語心靈診所》 www.facebook.com/reangeltw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