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吃太鹹當心孩子矮人一截
2015-09-17, on 養身保健
研究學者強調,少吃鹽就等於「補鈣」,因此建議所有身高低於標準的孩童應每半年接受身體檢查,若有發現血液中的鈉含量高於同齡兒童,就應該調整飲食、多喝水、預防營養不良問題等。學者特別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亞洲是高鹽分攝取地區中的第一位,原因在於亞洲人喜愛以醬油入菜、滷製品、醃製品,吃下這些食物等於吃下過量的鈉,建議每位成年人每日攝取鹽分不宜超過5克。
吃下過多的鹽分,不只影響鈣質吸收,還會增加寶寶心臟、腎臟代謝的負擔,日後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也大增。此外,寶寶免疫系統也會較差,容易感冒,研究指出,高鹽分會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的增殖,因此攝取過的鹽分會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易使細菌和病毒停留在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專家建議,1歲以上3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天僅需700mg鈉(相當於1.8g食用鹽),而6個月到1歲的寶寶只需要350mg,其實每天吃的食物、蔬果中就可攝取足夠的鈉,如配方奶、澱粉、綠色蔬菜、水果等。「1-3歲的孩子應少吃鹽,甚至不吃鹽」專家認為,讓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好習慣,可讓寶寶吃到食物原味、更健康、成長得更好,也可降低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罹病率。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28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