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醫師聯手調配的減肥七日餐:五行、低升糖、藥膳,三效加強,
2018-05-08, on 減重塑身
作者序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調查,我國男性每2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女性每3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每4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
肥胖不但不美觀,影響自尊心,甚而影響工作和社交。另外對個人健康的影響更大,除了會造成身體機能衰退,還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痛風、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冠狀動脈心臟病、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癌等疾病。據調查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8項死因和肥胖有關。
多年來,除了門診幫病人瘦身外,也教導很多中、西醫師,以開藥、針灸、埋線幫病人瘦身。深深覺得除了醫師處方外,居家衛教中的飲食和運動,更是瘦身者成功的重要環節,也是讓他們達到漂亮曲線的重要因素。運動方面,如果瘦身者可以配合,通常比較不會受到環境和時間的限制。飲食方面,因為社會型態大多為外食族,通常為了瘦身反而造成營養不均衡而失去健康,或是因為過於枯燥乏味而無法持續飲食控制。
因此,個人特別總結多位醫師的臨床經驗和自身的瘦身經驗,除了教導大家正確的瘦身方法外,並設計一套五行減重餐。除了主要減重之外,兼顧色、香、味,和變化性。讓減重食譜有趣之外,並同時兼顧均衡營養保持健康,補充蛋白質維持肌肉線條。
書中更介紹許多藥膳茶飲,可以讓大家在茶飲時間,輕鬆愉快的聊天中兼顧瘦身減重,期待讓所有看過此書的人都可以在家快樂瘦身,健康減重。瘦身之外,身、心、靈都得到完整療癒。
依照本書食譜食用,一週後身體很明顯變輕盈、
水腫狀況減少、排便較順暢、精神狀況也會比較好,
持續一個月體重明顯下降。
八位中醫師臨床治療時所開發出來的有效食療配方,是經過無數人親身證實的七日減重食譜。從了解食物色彩屬性對身體的影響效用,加上食物的升糖指數(GI)分析,以及不同體質所需的藥膳加強療效,都有詳細的解讀與建議。
七日餐的製作食譜,是中醫師依據第一層五行原理,釐清食材的屬性和效用,特別挑選出具有排水、去濕、活血的強效當令瘦身食材。加上第二層嚴選低升糖指數所調配的食譜配方,如:養生番薯糙米飯、檸檬雞胸肉、香煎低脂牛肉、紅蘿蔔炒蛋、蒜茸綠花椰、雞肉捲餅……等都是家常烹調的餐食。再配合第三層針對不同體質加強的藥膳調養,從勾選體質類型了解自身的肥胖原因,再輔以適合的藥膳餐和茶飲,對肥胖者來說,每餐吃得對,減重才有效。
※為什麼要選擇五行食材?
中醫師在開處方的時候,是依照個人體質以五行五臟搭配的。門診中開的是藥物,若是可以從生活中調理體質,從每天的飲食中著手,更能維持減肥效果,不復胖。
五行的道理在於讓我們知道怎麼挑選均衡食物,以改善體質、維持生理平衡,一旦生理代謝平衡,就可以自然的達到瘦身的目的。現在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很容易造成代謝不平衡,常出現水腫、便秘、精神不佳及睡眠障礙,進而影響到代謝速度,所以才更需要五行食材的均衡。
※為什麼要選擇低升醣指數食材?
低GI是依升醣指數的道理穩定血糖,但門診中常見因個人飲食喜好來選擇低GI食材而出現水腫或睡眠不好的症狀,例如長時間食用白蘿蔔、苦瓜及羅美生菜等都屬於五行中的白色食物,一開始可能會有很好的排水效果,但久了反而因性質寒涼而造成腹瀉、眼睛水腫或疲倦狀況。
本書主要針對遇到減肥瓶頸、水腫明顯、便秘的大眾,依照本書食譜食用一週後就可感覺身體比較輕盈,水腫狀況減少,排便較順暢,精神狀況也會比較好。持續食用一個月則可感受體重明顯下降。一開始必需要學會屬性分類、烹調方式和份量拿捏,之後就可以用同樣屬性的食材交替換,增加豐富度,只需依照本書觀念,即可照顧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更為孩子打造強健的體質基礎。
※為什麼要針對個別體質加強藥膳調養?
依不同體質的人常見的症狀、原因列出簡單的茶飲和藥膳,效果溫和且適合長期飲用,較不需擔心其副作用,且取得容易、價格便宜,在臨床上也有不錯的效果,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加強減重的效果。
經過八位中醫師調配的減重七日餐,讓肥胖者更有信心面對減肥的日子,從日常餐食開始,一天比一天更輕盈,曲線更明顯,身體更健康。因此七日食譜同樣適合健身族群食用,只需要按照計算出來的所需營養攝取量微調份量,就可以達到增肌、減脂的雙重效果,且男女皆適用。
本書特色
*簡單
不需太多的技巧,一週只需準備1~2次食物,就可以擁有一週輕鬆無負擔的飲食。
*可行性高
挑選容易取得且容易調理的食材,只要準備好烹調器具,不論是一人份或是多人份,皆可輕易達成。
*有效
五行食材+低升糖指數食材+加強藥膳,三效合一食譜,針對每一種肥胖體質設計更有效。五行食物搭配法,每天都能攝取足夠且好的營養;加上低脂低鹽的烹調方式,只吃食物的原味;另外一週兩次挑選適合自己體質的藥膳,培養出易瘦體質。不只減脂,調整份量後也可達到增肌效果,適合想讓線條更完美的人。
*八位中醫師聯手
八位專治肥胖的中、西醫師針對臨床開立的食療方,更貼近每個肥胖者體質的需求,減重的方向更明確,效果更明顯。
更多介紹:請按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