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什麼時候該捨棄蚯蚓般的血管?
2015-10-24, on 養身保健
靜脈曲張患者有40%原因於遺傳,先天血管的彈力纖維組成比例較低;剩下的是因為職業別關係,櫃姐、上班族、工人、早餐店老闆、粗重工作者……等,因下肢負重的壓力大而造成;另外還有衰老使膠原蛋白流失、血管壁變薄的原因。靜脈曲張又常見於婦女的腿上,男女患者比例是1:5,主要原因為女性先天血管的彈力纖維組成比例就比男性低,在懷孕期間又因為肚子負重量大,極有可能造成靜脈曲張。
過去許多人雖患靜脈曲張,卻因害怕動刀疼痛、行動不便、副作用及恢復期長怕影響工作,而不願治療。不過靜脈曲張一拖再拖,造成的影響恐怕不只是輕微的症狀。嚴重緩慢的血液回流會造成微血管破裂、血質混濁、色素沉積等,導致皮膚發炎甚至蜂窩性組織炎;最嚴重的情況是血液完全不流動,造成栓塞性靜脈炎甚至是可能致死的肺栓塞,不過這個情況東方人發生的機率不高。 靜脈曲張的立即威脅並不大,但隨著時間及姿勢未改善,會漸漸地影響生活,甚至造成嚴重的病變,因此及早觀察與積極治療是必要的。
傳統的靜脈曲張手術需要開刀,切掉已擴張、彎曲變形的靜脈,許多人正因怕痛、擔心術後會影響行動能力和需耗費許多時間而卻步;新型的雷射手術透過熱能來阻斷曲張的靜脈,只會有少數的針狀傷口,疼痛程度是傳統開刀的十分之一,相對於動刀也較不容易感染。
劉光益醫師指出,傳統手術時間是1個多小時,需要住院和一個月復原,雷射手術則為時30~40分鐘,依個人體質恢復時間為2~3天或1~2個星期;不過傳統手術有健保給付,僅需自付5000~6000元的住院費用,雷射手術自費一隻腳就要價6萬元,因此不怕痛也能夠長期休養的患者還是可以考慮傳統手術。
採訪撰文/陳冠蓉.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更多精采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www.dr-beauty.net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4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