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男女、無關年紀,「媽媽手」都會發生!你應該留意的事......趕快收藏起來!!
2015-04-17, on 養身保健
「媽媽手」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過度使用大拇指而造成的結果,不論男女或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發生。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支、平板的普及率增加,連職場都少不了要用到3C 通訊設備,因而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大拇指的負擔。不斷的使用該類產品,或是錯誤的使用方式,讓大拇指呈現一種慢性發炎的狀況,也是造成此一情形的原因之一。
一般人要注意的原則
- 當自己發現有不舒服的症狀時可以先從簡單的拉筋放鬆及簡單的肌力訓練開始練習。
- 若忽然有劇烈疼痛,可以先以冰敷的方式舒緩,一次10–15 分鐘,每兩小時冰敷一次,若疼痛的感覺還是持續,就要去找醫師。
- 平時多注意工作姿勢,盡量不要持續長時間從事讓自己身體負擔過大的動作。
- 培養運動習慣,依自己的能力選擇有興趣的運動,運動前後切記暖身運動及收操的重要性。
-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盡量避免拇指長時間、經常重複性的動作。
媽媽或嬰兒照顧者,要注意的原則
- 無論單手或雙手抱嬰兒時,盡量讓五指拼攏,手掌、手腕呈水平狀,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可避免嬰兒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
- 哺育母乳以及乳房按摩時注意不要過度使用拇指,或是持續太久。
對於3C 用品成癮者,要注意的原則
- 盡量減少手持平板的機會,讓平板放在桌上或用支撐架架住,減少因長時間拿平板所造成的負擔。
- 滑手機或平板時,謹守使用30 分鐘後必須讓自己休息5–10 分鐘的原則,休息時記得多做些拉筋放鬆及肌力訓練。
備註:認識媽媽手
兩邊手背橈側,就是大拇指旁邊的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到下面的伸拇短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和外展拇長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的肌腱和滑膜,以至於引起管道狹窄、管道兩端的伸拇短肌和外展拇長肌的肌腱及滑膜都發炎腫脹了,嚴重時,肌腱的滑動會受限,或造成粘黏。」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物理治療師教你自助擺平痠痛》
分享: